包头市:为“暖冬”预热 温暖如春不是梦

28.09.2015  10:50

    再过不到20天时间,2015/2016供暖季就将开启,热源能否保障?管网是否稳定?检修能否到位?这些直接关系百姓冷暖的问题,时刻牵动着供热人的心。这几天,全市供热人正在为即将到来的供热季奔忙着,为的就是让这个冬天每个人的家中都温暖如春。

    管网改造保障热源输送

    九月,包头第一热电厂门前的铁四路,与这座城市的所有街道一样,呈现着一年中最美好的景致,道路两旁绿树成荫,街边的假山景观流水潺潺。可市热力总公司项目部的部长范立新却无心欣赏这路边的美景,他关心的,只有路旁正在施工中的电厂一期架空干线更新改造工程的施工进程,这项工程,关乎今冬供暖期开始后昆都仑区近200万平方米市民的冷暖。

    电厂一期架空干线是昆都仑区城市集中供热的第一条干线,如今已经“服役”26年,是昆都仑区大部分地区近200万平方米的供热面积输送热源。采取管线架空方式,是针对包钢厂区内地下管线排布密集复杂而设计的。范立新介绍说,由于管网铺设年限不同,一些超期服役的管网热损失大、耐压力减弱、容易出现漏点,直接影响用户的供热效果。近几年来,市热力总公司逐步对一次管网进行了改造,今年供热老旧管网改造工程,配合一电厂8号机组高备压改造工程,工程从一电厂厂区至昆河东路,全长1900米,供热干线管径由900公分扩径至1.2米,改造完成后,将为昆都仑区增加300万平方米供热管网热源输配能力。

    与电厂一期架空干线更新改造工程同时进行的,还有青、昆两区28条一次网支线改造。昆都仑区市府东路青7街坊外,路边300米长的管网改造线路正在紧张施工中,已近中午时分,20多个工人仍在进行管道铺设、焊接。接孙子放学路过施工现场的青7街坊居民杨挨林,对今年冬天家中的暖气热度又多了一份信心,“以前冬天家里温度一直是十五、六度,这几年改造以后,管道、阀门什么的都换了新的,家里温度也能达到18度了。”据供热二公司青6热力中心站站长周斐介绍,包括青6街坊、青7街坊等20万平方米面积今冬供热都将有很大改善。

    技术改造提升运行效率

    为了保证供热效果,设备技术改造同样重要。为适应全市供热市场的发展变化,市热力总公司按照2015年总体规划目标,紧紧抓住一电厂新厂热电机组扩容改造的机遇,积极推进热源热网建设,大力拓展供热规模,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对河西供热厂(华业特钢首站)进行直供改造。

    记者了解到,在通过前期的准备、设计与招投标工作以后,改造后的河西供热厂(华业特钢首站),将改变以往单一的生产运行模式,今后将根据生产要求采取间供或直供的运行模式,供热能力也将从目前的800平方米,增加到1100平方米以上,系统补水能力也将从目前的50立方米/小时,提高至231立方米/小时。通过这次的改造,将及大的缓解总公司热源不足的问题,改善供热效果。

    检修工作暖到用户家

    夏季检修是市热力总公司每个供热公司的“必选动作”。距离今冬采暖期开始还有不以一个月的时间,这几天,供热六公司正在做着供暖前最后的准备工作,这些工作包括检查辖区内所有一次管网、热力站及其附属设备设施的检修维护情况,确保所有供热设备处于良好备用状态,提前进入准投运阶段。对具备充水条件的居民用户陆续进行充水,并做好跑水事故应急抢修工作。为保证安全稳定供热,供热六公司严格按照一次管网使用年限,今年夏季对超期服役的8条一次管网全部进行了更换,累计长度达1500多米。对两座热力站分别更换安装了2台5.5兆瓦板式换热器,有力的保障了冬季运行期用户的正常用热。今年,供热六公司还进一步加大了平衡热网的调节力度,在两条一次网干线节点处分别加装了两台截断阀,为冬季运行提供了有力的调控手段,有效的保证了热网均衡运行。

    ■记者手记

    采暖期又将临近,“今年的暖气还能再热点儿吗?”是很多市民尤其是老旧小区居民最关心的问题。的确,供暖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大事,可以说,供暖质量直接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我市老旧供热管网大多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超期服役的管网严重影响了用户的正常供暖,为此,我市每年都在夏季对老旧管网进行升级改造,同时进行设备更新改造,常规检修,就是力求在寒冷的日子里,用户的暖气能热一点,再热一点。(郝晨莺)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