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谁给教育培训机构“把把关”

19.12.2014  14:19

    工商部门:全市仅31家教育机构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

 

因人去楼空,各类通知文件都被贴在大门上

“育才苑”门上已贴了出租广告      首席记者 时婷婷摄影

  ■ 内蒙古 晨报首席记者 时婷婷

  12月15日,一直关注着“育才苑”事件动向的张女士发现,育才苑青山校区的大门上贴出了“出租”的字样,这让还对退还学费抱有一线希望的张女士彻底心凉了。当天,记者了解到,近几年,因培训机构负责人跑路,家长无法讨要回学费的事情并不罕见,但因教育部门没有执法权,工商部门只能对其超范围经营进行处理,这就导致家长们遭遇了维权难题。17日,记者在 包头 市工商局获悉,全市通过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教育机构仅31家。

  预收费成招生秘籍

  记者看到,在各中小学附近,都会分布着大大小小不同名目的教育机构。在乌兰道、文化路路段,因附近学校较为集中,几乎每隔三五米就能看到一家教育培训机构。其中打着全国连锁机构名号的也不在少数。

  因临近学校,这些辅导班成为家长们着重考虑的目标,特别是大型连锁机构,更是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当初选择培训学校,就是考虑到离学校近,而且还是全国连锁,虽然学费贵点,还要一次性交齐,但感觉全国连锁的机构肯定比小班靠谱,所以才交了钱。”一机三小学生家长李先生表示。

  但采访中,记者发现,这些培训机构均需要提前交费。而包头市大部分教育培训机构也采用的是先收费后上课的模式。

  对此,包头市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表示,因大部分培训机构都是先交费再上课,这种预付学费的行为,增加了家长们的消费风险。一旦培训机构倒闭,那维权问题将成为困扰家长们的难题。

  监管存盲区 齐抓共管才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