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敖恩达古拉:乡亲们致富的领路人
包敖恩达古拉一家是扎鲁特旗阿日昆都楞镇的畜牧养殖大户,也是当地有名的和睦友善勤劳致富“最美家庭”。今年46岁的包敖恩达古拉是当地人人皆知的致富能手、老百姓心目中的女强人,被人们称为“引领乡亲致富的领路人”。
包敖恩达古拉与丈夫高力套于1990年结婚,丈夫兄弟姐妹共6人,婚后第二年婆婆因病去世。包敖恩达古拉毅然担当起了母亲、儿媳和姐姐的角色,拉扯着丈夫的5个弟弟妹妹,孝敬公公。5个弟弟妹妹也很快长大成人,到了结婚的年龄,包敖恩达古拉给他俩每人分了50多头牛和300多只羊。后来,3个妹妹出嫁时,她给每个人的嫁妆也都是100多只羊。
但幸运并没有光顾到她家。1999年,刚成家没几年的二弟因车祸去世,留下孤儿寡母无人照料。包敖恩达古拉又义不容辞地把弟媳和年幼的侄女接到自己身边照顾,直到2003年弟媳另嫁他人。她和弟媳至今还像亲姐妹一样。
2001年,三弟又因车祸引发脑出血昏迷入院,一躺就是4年。她和丈夫不仅要照顾病重的弟弟,还照料着在外地上学的侄儿,并帮助三弟媳妇喂养家中的200多只家畜。
不幸接踵而至,公公得了脑溢血。在公公病重期间,包敖恩达古拉到处求医问诊,还在老人住院期间与丈夫一起端茶倒水、端屎端尿、做饭守夜,直到2002年老人去世。
如今,包敖恩达古拉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是周围嘎查村屈指可数的科学养殖大户。在全镇妇联评选“十类最美家庭”活动中,她家被评为最美平安之家、最美勤劳致富之家、最美守法之家、最美和美之家、最美学习之家、最美健康之家、最美艺术之家、最美责任之家、最美关爱之家、最美奉献之家。
现在,包敖恩达古拉拥有着6300多亩的现代化家庭牧场、120多头牛、900多只羊,年纯收入可达40万元以上,打草机、农用大卡车、三菱轿车等牧铺设备齐全,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养殖业基地。而在26年前,包敖恩达古拉刚嫁给丈夫高力套时,家里是一贫如洗,于是夫妻俩决定搞养殖。查干朝鲁图嘎查是一个纯牧区,基础条件差,生活劳动繁重。但这些并没有阻止包敖恩达古拉大干一场的决心。3年后,她家的经济慢慢有了好转。她决定扩大养殖规模,并开始注重牛羊的数目和质量,拓宽销售渠道,把牛羊和羊毛羊绒等制品通过市场销售到各农贸市场和商场。之后,她又有了更大胆的想法:进一步扩大规模,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她决定用自己家的房产和牛羊作担保,为村里的乡亲们担保,保额从2000元至10万元不等(有些保金过了10多年都没有要回来)。通过多方筹措资金,乡亲们终于有了做养殖业的第一笔资金。
刚开始做养殖这个项目的时候,包敖恩达古拉没有一点经验,曾经在一场白毛风里,家里的牛羊因为没有足够的草料和棚舍损失过一大半;曾经因为一些流行病毒,她含着眼泪被迫放弃自己悉心照料的牲畜。而如今她已拥有40间现代化棚舍、两大座青贮藏窖,再也不用怕那呼啸的北风了,并且在牲畜防疫方面俨然成为了无师自通的兽医,在养殖技术、草料种植,青贮制作储存方面也被称为“技术指导”。她积极参加旗、镇政府举办的各种技术培训班,还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学到了优秀的管理经验和全面的技术,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使自己的事业壮大起来。
事业上的成功并没有让她忘记乡亲们,她隔三差五将自家的粮食、瓜果和奶制品送给嘎查里的贫困户,与他们推心置腹讲述自己的经验,并帮助他们学习技术,帮助困难乡亲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责任编辑 张睿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