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残联包头市政府北京大学工学院共同探讨残疾人辅助器具智能康复技术产学研项目合作座谈会在包头市召开

21.11.2014  22:31

 

2014年10月22日,自治区残联、包头市政府、北京大学工学院开展残疾人辅助器具智能康复技术产学研项目合作座谈会在包头市召开。自治区残联理事长杨瑞平、副理事长张志新,包头市政府副市长任福、王茤祥(北京大学工学院副院长)及北大工学院工道风行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姚文生、总经理屠晓光,包头市青山区区委、政府,包头北大工业园区领导及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辅助器具是残疾人减轻障碍、恢复运动功能、参与社会生活的主要途径和办法。肢体残疾人只有站起来、走出去才能融入社会、接受教育、实现就业。目前,我国辅助器具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设计理念、生产工艺相对落后。例如:大腿假肢产品笨重,使用年限短,不能很好地、灵活地补偿运动功能减轻障碍,属于低端产品,不能满足肢体残疾人的康复需求。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生,残疾人事业投入不断加大。自治区残联与包头市政府、北京大学工学院开展残疾人辅助器具智能康复技术产学研项目合作论证,目的是进一步改善残疾人状况,为残疾人提供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辅助器具。北京大学在智能肢体和康复工程领域具有国际先进的技术资源和研发能力,通过科技创新,研发膝关节矫形器、假肢零附件等智能产品,更好地服务于肢体残疾人。包头市有工业产业基础、有技术支持,依托包头北大科技园区开展残疾人辅助器具智能康复技术研发和生产,可以弥补内蒙古智能康复设备制造业空白,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

内蒙古自治区现有158.58万残疾人,其中肢体残疾人61.35万人,占全自治区残疾人总数的38%。残疾人的康复事业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如项目能顺利实施,目标5年内在我区建成“立足西北,辐射全国”的集研发、生产、示范、服务、人才培养于一体化的康复工程研究和产业基地。

 

   稿件来源:自治区残联康复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