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村的大变化

20.11.2015  17:10

  丰收时节,走进扎赉特旗巴彦高勒镇,记者搭乘向阳村党支部书记姚德才的小汽车赶往村支部所在地,道路两旁可以看到很多的私家汽车,记者不禁问姚书记:“咱们村现在有多少私家车了?”“今年差不多超过百分之五十的农户都有小汽车了,主要就这两年买得多,都是代步工具。”听着姚书记的回答,记者真真切切感受到,农民的生活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住上新房心里美

  一路走来,记者发现向阳村的房子有着东北农村的特点,黄色的院墙,让农户的家和马路有了明显的区分。院墙内,偌大的院子里晒着收获的玉米。

  记者从村子的一头走到另一头,随意拐进一家正在盖房子的农户家中。正值中午,施工人员外出吃饭,家里只剩下房主人美英,看到记者一行,便热情地招待起来。60平方米的房子,可以看到客厅和卧室雏形。北侧又加接了厨房和卫生间,特别宽敞。美英告诉记者:“从来没有想过共产党能给我盖房子,起初我还不相信,这看到周围人都盖了,所以我这最后一批也盖上了。以前的土房都16年了,是结婚时候买的,从来没有想过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美英滔滔不绝地讲着自己家的变化,记者看到她脸上洋溢着喜悦和兴奋。那种对美好生活的期待都能从她那张笑得合不拢的嘴上清晰可见。

  辞别美英家,继续行走在乡间小路上,路两旁已经入住的房屋都升起了炊烟。姚书记带着记者走入农户孙祥家中歇脚吃饭。

  一会儿的工夫,四个菜就摆上了餐桌,青椒炒肉、红烧鲤鱼、炒干豆腐、火腿肠和猪蹄子的熟食拼盘。记者感慨午餐过于丰盛,孙祥夫妇回答说:“一听书记来,心里特高兴,孩子刚结婚,家里没有什么钱了,‘十个全覆盖’给我家盖了新房,书记也没少帮忙活,特别感谢他,菜也不是特别丰盛,这两天家里收玉米特别忙,只是简单地准备了一下,而且今天人也多,不是特丰盛。况且我老两口,一年种玉米收入的这7万多元,就是享受生活的,吃上不下功夫,还怎么享受呢!”

   扭起秧歌精神棒

  在孙祥家吃饭,记者还认识了几位村民朋友,他们都是来孙祥家串门的。孙祥这个人热情好客,通过和这些村民朋友聊天,才知道孙祥还是向阳村秧歌队队长。队员中午来这里吃饭,顺便大家一起学习秧歌和广场舞的动作。

  40多岁的屈淑英是他们村秧歌和广场舞的教练。黑色的高跟皮靴配上黑底白花的百褶裙,湖蓝色的毛开衫这么一搭,根本看不出是平时种地的40多岁农村妇女,她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就是30来岁的时髦女性。她告诉记者:“‘十个全覆盖’以来,我们村有了自己的广场,以前扭秧歌就不到30个人,都在村里的土路上扭,如今有广场了,这秧歌的鼓声一响,大家自告奋勇的就来这里集合扭秧歌跳广场舞,现在队员人数都超过了80人。我们这几个当教练的,总跟着队长到周边村或者音德尔镇去看其他秧歌队的训练,学了动作回来教大家,平时也买光碟学,这不大家聚一起,研究研究。”

  听着孙翔和队员的介绍,“十个全覆盖”以来给他们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改善,以前晚上只能打麻将,而现在大家聚一起学习广场舞和秧歌,村民关系融洽了,大家再也不说闲话了,整个向阳村一下就和谐起来。而且他们的秧歌队还免费为村民服务,哪家有办喜事的,只要有需求,秧歌队就会免费为他们扭上40多分钟的秧歌助助兴,让其他村来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看看向阳村的精神面貌和巨大变化。

  临走前,秧歌队的几位骨干出来送行,记者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精气神,看到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十个全覆盖”改善了他们的生活环境,更改变了他们的精神面貌,这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正在向阳村蔓延,村民会借着“十个全覆盖”的机会,让自己的生活迈上更高层次的台阶。(上接第一版)我们这几个当教练的,总跟着队长到周边村或者音德尔镇去看其他秧歌队的训练,学了动作回来教大家,平时也买光碟学,这不大家聚一起,研究研究。”

  听着孙翔和队员的介绍,“十个全覆盖”以来给他们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改善,以前晚上只能打麻将,而现在大家聚一起学习广场舞和秧歌,村民关系融洽了,大家再也不说闲话了,整个向阳村一下就和谐起来。而且他们的秧歌队还免费为村民服务,哪家有办喜事的,只要有要求,他们秧歌队就会免费为他们扭上40多分钟的秧歌助助兴,让其他村来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看看他们向阳村的精神面貌和巨大变化。

  临走前,秧歌队的几位骨干出来送行,记者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精气神,看到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十个全覆盖”改善了他们的生活环境,更改变了他们的精神面貌,这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正在向阳村蔓延,村民会借着“十个全覆盖”的机会,让自己的生活迈上更高层次的台阶。(本报记者秀秀)

[责任编辑 魏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