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都县下乡驻村第一书记风采录
“眼看天冷了,我们这些七八十岁的老人去村头井边挑水的确是个问题。想不到驻村干部一来,就给我们解决了自来水大难题。”商都县小海子镇头号村村民刘兵紧紧握住驻村第一书记韩孝全的手,连声感谢他为村民办了件大好事。
今年9月份,商都县“万名干部下乡驻村推进四个全面加强重点工作”启动后,商都县委、政府择优选派212名党员干部到全县212个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由他们驻村助力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强基层党建等重点工作。两个月以来,驻村干部做贴心人、解百姓难、送千家暖,一桩桩一件件实事办到了群众的心窝窝,他们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老百姓的贴心“小棉袄”。
这几天,记者耳闻目睹了许多第一书记的风采——他们就像一滴水,义无反顾地融入万千农民这片大海里,我们不妨随意撷取几朵溅起的浪花。
一竿子插到底的亲民书记
县文广新局驻村第一书记韩孝全接到任命后,洗刷用具一拿,行李卷一扛,一头扎到头号行政村,来不及喘口气就东家进、西家出,一星期跑遍了头号行政村所属的新村、刘大罗村、邢家村等4个自然村的90多户在村农民,还走访了头号村幸福院里的36户60岁以上孤寡老人。谁家几口人、年龄有多大,孩子们是否成家、在不在身边,种了多少地、养了多少羊,有什么特殊困难需要解决等,韩孝全都摸了个一清二楚。当他了解到全行政村6400多亩耕地只有邢家村有1055亩水浇地,剩下的都是旱地,基本上还是靠天吃饭,虽然家家都养着几只羊,但家庭收入有限,靠低保、退耕还林补贴和粮补维持基本生活距离小康水平的差距大,韩孝全深感肩上的担子重如山。
老党员袁凯向韩孝全诉苦,从去年年底自来水就停水了。幸福院院民生活用水基本就靠村主任李有用自己的四轮车拉水供应,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韩孝全立刻和县水利局取得联系,当天水利局技术人员对自来水管道就进行了维修,所需的400多元配件费用,全部由韩孝全自掏腰包解决。第二天,村里的人们就喝上了清凌凌的自来水,甘甜而沁人心脾。
心细如麻的爱民书记
“咱脸黑手也黑,一辈子也没照过几张像,没想到驻村干部上门为我们免费照相哩!”七台镇田士沟村村民付金花兴奋地说。重阳节这天,第一书记王辉宇与村“两委”干部义务上门为70岁以上老人拍照,并把生活照作为节日礼物送给乡亲们。拍摄过程中,王辉宇一边跟老人聊家常,听听有什么困难,一边多角度抓拍老人的生活场景,用镜头真实地记录老人们的生活点滴,最后由老人自己确定最满意的一张冲洗。这一天,从早上8点开始一直忙到下午2点,王辉宇没顾上喝一口水,一鼓作气完成了村内40多位70岁以上老人的拍照任务,并和老乡约定,通过微信或qq上传给他们远在外地打工的孩子们,让他们也分享一下父母的幸福生活,也好让他们安心打工、少点牵挂。
“村民的事无小事。”打开王辉宇的民生台账和民情日记,从鸡毛蒜皮的邻里纠纷到影响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密密麻麻地记了两大本。他说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一根筋”的“倔把头”书记
今年45岁的县交通局路政教导员李志亮,带着交通局党支部的信任和重托,挂帅担任屯垦队镇屯垦队村第一书记。首次来到村,李志亮傻眼了——面前是破旧的房屋,院落又脏又乱。他一阵揪心,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难受,但更激起了他的热情和担当。他立刻找村干部商量对策,决定加大“十个全覆盖”工程力度,并上门给群众做工作。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妥五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设身处地为村民着想,通过和村民促膝谈心,宣讲惠民好政策,用真情换取了村民的理解和信任。
“农民最讲实惠,我们无论干什么工作,千万要一碗水端平。”李志亮告诫自己,事事出于公心、公平、公正,谁想开后门占小便宜都不行。有同学打电话说,能不能给自己的亲戚多补贴点钱,李志亮一口回绝。同学抱怨说,刚当了几天书记就六亲不认了?李志亮耐心细致地解释说:“家家户户的情况基本差不多,如果不公道,我将来离开村子,还不让老百姓戳脊梁骨”。在李志亮和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一个月时间内就拆除主房10间,危房改造15间,新建房屋8间。从始至终,没有一个村民说风凉话。得到实惠的村民主动和李志亮联系,“李书记,下一步好好领着我们干吧,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责任编辑 魏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