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依赖智能手机 家长该咋办?
为方便联系,范女士给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楠楠买了一部智能手机。不久后范女士就发现,楠楠把所有业余时间都用在玩手机上,不仅痴迷手机游戏,还经常使用微信聊天。每天楠楠匆忙写完作业后,还要与同学视频聊天。范女士后悔给女儿买了智能手机。
如今学生配备智能手机的现象屡见不鲜,手机用户呈现出低龄化趋势。
“今年我教小学一年级新生,刚开学班里就有两个同学带智能手机。孩子把手机调成静音,上课时偷偷玩游戏。”南门外小学教师冯女士说:“我们学校杜绝学生带手机,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学生的自控能力本来就不强。如果有学生带手机,其他学生就会跟风。所以,学校再三和家长强调,有什么事家长可以及时和老师联系,不要给孩子买手机。”冯老师表示,即使教师再三强调,但是在小学高年级,一半以上的学生都有智能手机。“毕竟手机是属于比较私人的物品,只要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老师也不能太过强制。”
尽管家长给孩子配备手机的初衷是为了方便联系,可如今的智能手机就是一部小型电脑,孩子们玩智能手机比家长还要高明。“孩子放学后都要去‘小饭桌’,有部手机肯定方便联系。可没想到他和‘小饭桌’的同学一起玩网游,两天就花了200元的话费。”云先生气愤地说。除了流量费,很多手机游戏都包含着隐形消费,比如购买游戏装备、游戏币等,不少的游戏购买方式也很简单,只需点击就从话费中扣除,这些都无形中增加了父母的开销。
最重要的是孩子对智能手机的依赖性与日俱增。“我女儿今年9岁,酷爱玩手机,她每天玩游戏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但是一想,大人都容易患手机依赖症,每天手机不离身,更何况孩子自制力本就不强。”娜仁女士无奈地说。
心理教师贾慧蓉建议,孩子接触智能手机或是网络游戏等,都是不可避免的事,区别只在于早晚。当然对低年龄的学生来说,智能手机完全没有必要。对高年级学生,身心发育都相对成熟,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家长可以正确引导和示范。很多家长自己脱不开身时,为让小孩子听话,把平板电脑、手机等给孩子当玩具,孩子长大上学后,再想远离就难了。所以,只要家长引导得当,孩子肯定有更感兴趣的活动,户外运动、社会实践、亲子时光等,都会让孩子远离手机。(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