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累计扑灭夏季雷击森林火灾35起
本网讯 入夏以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累计扑灭夏季雷击火灾35起,实现了从发现火情到实现合围平均用时15小时20分钟,从切入火场到实现合围平均用时7小时30分钟,创造了在偏远无路、扑救困难、火情连续爆发的原始林区实现快速灭火的成功战例,把火灾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
雷击森林火灾较为集中的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偏远无路、没有人烟,地下矿藏丰富、具有引雷作用,是干雷暴频发的地区,过去的一个月时间里,雷电频闪发生4000多起。加之北部林区枯立木、独立木多,遭雷击的几率大于正常森林,在降水量极少、持续高温气候条件下,极易引发雷击火。
据森工集团(林管局)防火办主任王伟介绍,雷击火是一种自然现象引发的自然灾害,初期处于阴燃状态,徐徐燃之,不起火苗,仅冒烟。加之气压低,烟色淡,或隐于树冠之下,或浮于树冠之上,像云似雾,很难被发现。待气温升高、大风起时,才形成明火,冲出林冠,形成烟柱,此时小火已发展成大火。今年气候条件特殊,扑灭了这场火,其他地点又起火,呈现火灾频发态势。今年夏防形势之严峻、突发火情之多、连续扑火时间跨度之长、调动扑火队伍之频繁,在林区扑火历史上非常罕见。
面对多火场同时作战、多局联动作战、警民地空协同作战的复杂局面,森工集团(林管局)森林防火指挥部按照“投重兵、打小火、当日火、当日灭”的扑火理念,靠前指挥、精心组织、快速反应、重兵投入、及时到位,采取了一系列超常规措施,保证了扑火工作科学指挥、有序推进、高效扑救。森工集团(林管局)森防指成立了林区夏季森林防火前线扑救指挥中心,统一指挥林区夏季森林防火事宜。设定了夏防戒严期,像抓春防一样抓夏防,林区自上而下制定了扑救夏季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各基层单位时刻处于临战状态,高度戒备、警钟长鸣。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广大武警森林部队官兵、林业扑火队员克服地域偏远、高温炎热、地形复杂、运兵困难等诸多困难,攻坚克难,连续奋战,圆满完成各项扑火任务。 (通讯员刘洪林 杜爱民)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