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坊“入园”值得推广

16.05.2016  09:55

  5月10日,记者从包头市食药工商局了解到,该局在青山区、九原区、土右旗进行试点,32家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进入食品加工园区监管运行。这有效解决了食品生产环节质量安全难点问题,改变食品生产加工小、散、乱的不良状况。(5月11日《北方新报》)

  小作坊“入园”值得推广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老百姓最为关注的问题。在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不断成为“假冒伪劣”代名词的当下,加强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监管已是刻不容缓。因此,包头32家食品加工小作坊“入园”监管,从源头监管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防范食品安全问题,无疑有利于保障民众的饮食安全。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就鼓励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该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等进行综合治理,加强服务和统一规划,改善其生产经营环境,鼓励和支持其改进生产经营条件,进入集中交易市场、店铺等固定场所经营,或者在指定的临时经营区域、时段经营。因此,我区各地都应效仿包头,让食品加工小作坊“入园”,进行集中监管,规范小作坊生产加工行为,从源头保障食品安全。总之,抓好食品安全,要靠完善的监管制度来保障,要靠健全的监管体系来维护,坚持监管与自律并重的原则,逐步形成“经营者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食品安全大格局。(鹰远)

  小作坊入园服务要跟上

  长期以来,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都是相关部门监管的重点,原因就在于,这些小作坊生产地点过于分散,使监管工作难度加大,再加上不少从业者素质不高、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等原因,一些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只顾追求眼前利益,忽略了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法律义务,导致小作坊的食品生产安全卫生状况不容乐观。甚至有些经营者压根儿就没有食品安全意识,因而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问题多多。

  包头市的这次试点显然具有创新精神。将32家原本分散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集中到食品加工园区,这是一种值得肯定的创新,可以起到化零为整的作用,便于职能部门进行监管,这对于保障食品安全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由于规模小而具有生产成本低、产业转型快的优势。因此,在进入食品加工园区以后,相关部门在监管的同时要更多地着眼于服务,在确保食品安全的同时,要在资金扶持、税收减免、创新发展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让小作坊也能发挥出大能量。(刘根生)

  原标题:小作坊“入园”值得推广

[责任编辑 杨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