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深处坚实的国防后盾

12.08.2015  11:42

  在浩瀚的巴丹吉林沙漠边陲,有一户普通的牧民家庭——巴丹吉林镇长山社区吕志红一家,他们虽没有动人心魄的英勇事迹,但却始终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以默默无闻的实际行动,在戈壁深处树立了坚实的国防后盾。

  1955年出生的吕志红,年幼时跟随父母来到阿右旗,一直生活在曼德拉苏木呼德呼都格嘎查。她16岁成为一名基干民兵,1976年成长为民兵骨干,射击、刺杀、投掷手榴弹各项军事技能样样争先,并于当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党的教育炼就了吕志红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基干民兵的成长经历造就了她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高尚品质。自成为民兵的那天起,吕志红的心中就埋下了为国防事业奉献终身的种子。为了能够按要求参加民兵集训,她丢下家中农活和新婚的爱人,积极投入到艰苦的训练中,只要有一项技能掌握不好,她就反复练习,直到熟练。在她的影响下,新婚的丈夫也渐渐理解了国防事业的重要性,从刚开始的埋怨变为后来的积极支持,成为她坚实的精神后盾。而她能够回报家人的,就是一张张训练比武的奖章和证书。

  随着岁月流逝,当年风华正茂的吕志红已是花甲之年的老人,但她为国防事业不断奋斗的精神,却影响着全家人的志向。在两个孩子还上学时,夫妻二人就时常以自己的经历给他们讲故事,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做事,如何为保卫国家奉献社会做出积极贡献,如何不计回报服务人民群众。如今,两个儿子都为国防事业积极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秉承她奉献国防事业的意志。大儿子邱金元自警校毕业后就在阿右旗公安局工作,多次获得全区科技强警先进个人等殊荣。小儿子邱金明从部队复员后,安置到巴丹吉林通勤机场,成为一名通勤车驾驶员。生龙活虎的他总是把通勤车擦得干干净净,以热情服务为目标,让每一位乘客都能感受到温馨、舒适。

  “我有两个好儿媳,既孝顺又懂事。儿子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她们的支持、理解和默默付出。”吕志红告诉记者,家庭的琐事,包括四季衣服的购置、米面油盐的采购、家居用品的增置基本上由两个儿媳包揽。

  从军参警、全家光荣的思想已经在这个家庭深深地扎下了根,吕志红年轻时埋下的那粒种子已经成长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