赈济救援 我们在前进——呼伦贝尔市赈济救援队成长纪实
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安全感的需求,弘扬社会正气,彰显正能量,提升呼伦贝尔市红十字会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的应急救援能力,更好地发挥社会救援力量作用,协助各级政府部门做好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救援和救助工作,呼伦贝尔市红十字发动广大志愿者积极参与社会公共安全管理,创建了一支专业素质过硬、能快速反应的赈济救援队伍。
一、因地制宜,创建赈济救援队伍。 根据《中国红十字会关于加强红十字救援队建设的意见》(中红字[2011]86号)和自治区红十字会《关于组建赈济救援队的通知》(内红发[2012]36号)文件精神,2012年,呼伦贝尔市成立了由市红十字会赈济工作负责人和各旗县红十字会赈济工作专职人员及红十字志愿者共计24人组成红十字赈济救援队。2014年,根据自治区红十字会《关于成立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赈济救援队的通知》(内红赈发[2014]39号)文件精神及工作需要,呼伦贝尔市红十字会赈济救援队进行了相应调整。
2014年8月19日,呼伦贝尔市红十字会与呼伦贝尔中鹏救援队签署了合作协议,授权“呼伦贝尔中鹏救援队”冠名为“呼伦贝尔红十字中鹏救援队”。中鹏救援队是民办非企业,冠名授旗后,救援队以积极投入各类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救援为团队理念,开展符合红十字精神的培训、演练、救灾、救助、救护及应急救援等志愿服务活动。红十字中鹏救援队的成立,标志着呼伦贝尔市红十字会应对自然灾害的一支重要社会力量的诞生和应急社会动员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它对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降低灾害损失,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呼伦贝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旗市区也积极响应,结合本地实际,成立了各具特色的赈济救援队。鄂温克旗红十字会全旗总动员,各嘎查、苏木纷纷出台文件,共组建70支赈济救援队,由旗红十字会统筹管理。鄂伦春旗成立了由12名志愿者组建的红十字山野户外救援队,莫旗由46名业余游泳爱好者成立了红十字水上救援队,62位民兵组成红十字民兵救援队。满洲里市50名医护人员组成了红十字医疗救护服务队。扎兰屯市由10名专职人员创建了红十字顺民应急救援队等队伍。
二、培训演练,救援能力不断提高。 2014年25日—26日,高级讲师刘秀琴为呼伦贝尔红十字中鹏救援队18名队员进行应急救护培训,讲解了心肺复苏、四项技术、危重急症、意外伤害、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等应急救护的基本知识,并现场演示了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心肺复苏等急救方法和技巧。学员们认真听讲,亲自动手,练习了用绷带、三角巾、夹板、颈托,担架等工具进行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的救援方法,并且用模拟人进行了心肺复苏练习。
2014年9月24日,市红十字会与市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联合在呼伦贝尔市新区行政中心开展地震应急救援演练。新区行政中心39个市直单位200余人参与演练。呼伦贝尔市赈济救援队与红十字中鹏救援队第一时间到达地震演练现场,帮助楼内工作人员紧急疏散,在现场总指挥的指令下,救援队人员抬着担架,提着急救箱等救援设备,进入行政中心对受伤人员实施紧急救援,将伤员运送至避难广场后,针对不同伤情,实施现场救护。120急救车到达后,将伤员转运到医院。
2015年3月28日—30日,呼伦贝尔市消防大队对呼伦贝尔市红十字中鹏救援队队员进行业务培训,消防官兵详细讲解了徒手救人、结绳法、横坑救助、竖井救人、高空救人、攀爬横渡、拉梯水平救助、绳索的支点固定等救援技巧。学员们认真听讲,动手操作,掌握了各种救援要点,为今后的紧急救援打下了扎实基础。
2015年4月13日,包头市红十字会蓝天救援队傅钰队长来呼伦贝尔市工作交流时,对呼伦贝尔红十字中鹏救援队精良的设备和队员的素质给予了高度评价。
三、紧急救护,救援队伍暖人心。 2015年4月18日,呼伦贝尔红十字中鹏救援队在为呼伦贝尔自驾游协会组织的大型户外活动做全程汽车救援保障时,一名记者突然倒地,口吐白沫,全身抽搐,救援队快速反应,启动紧急救援系统,在队长的统一指挥下,队员们各司其职,利用自身掌握的救护知识进行现场急救:有人表明救护员身份,拉起警戒线,将患者与围观群众隔离;有人在询问患者基本情况,判断患者是癫痫发作,对她进行了专业救护;有人紧紧握住患者的手,不断地对她进行心理扶慰。队员们将患者移上担架,转移到了安全地带,陪伴她直至完全好转。
呼伦贝尔市红十字会赈济救援队将以求真务实的精神,不断加强和巩固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抓好业务培训,提高志愿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救援能力水平及专业化程度,丰富应急救援志愿服务内容,为人民做好事,行善事,用行动,用善举赢得尊重,努力打造成为社会广泛赞誉的专业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