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元旦”期间呼和浩特市工商局“12315”受理消费者咨询投诉举报243件
2015年“元旦”期间,为使广大群众渡过一个安全、健康的节日,呼和浩特市工商局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二十四小时畅通“12315”热线,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1月1日~3日,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中心受理消费者咨询、投诉举报243件,其中咨询217件,投诉21件、举报5件,涉及金额10万余元。
一、受理投诉举报咨询243件。一是受理投诉21件。其中商品类投诉14件,包括服装鞋帽6件、家居用品3件、计算机产品1件、交通工具1件、通讯产品1件、装修建材1件、其他1件;分别占商品类投诉总量的44%、21%、7%、7%、7%、7%、7%。受理服务类投诉7件,其中修理服务4件、电信服务1件、专业技术1件、其他1件;分别占服务类投诉总量的57.1%、14.3%、14.3%、14.3%。二是受理消费者举报5件,占投诉举报总量的24%。举报问题主要为商家虚假宣传。三是受理电话咨询217件,占电话总量的89.3%。问题主要集中在咨询“三包法”的相关规定;网购纠纷应如何投诉;乘坐长途汽车发生纠纷应向哪个部门反映;食品出现变质、过期等问题如何投诉;餐饮纠纷该向哪个部门投诉等方面。
二、受理总量同比上升15.2%。一是在2015年“元旦”期间,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咨询243件,与去年同期受理总量相比上升15.2%。二是投诉问题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日常消费较多的服装鞋帽、修理服务方面。
三、投诉热点集中在服装鞋帽、修理服务两方面。一是受理服装鞋帽类投诉6件,占投诉总量的28.5%,问题主要为消费者新购买的裤子出现长短不一的问题,商家不予退换货;购买的鞋在“三包”期内出现开胶、皮面开裂等质量问题,商家不予履行“三包”义务。二是受理修理服务类投诉4件,占投诉总量的19%,问题主要为消费者去干洗店修改裤子,修改后裤腿两侧宽度不一,商家不予理赔;消费者自费维修手表,商家收费后没有修好,要求消费者二次消费;消费者自费更换手机外壳,结果商家把消费者的手机维修坏了不予理赔;消费者在修理厂更换的汽车防冻液出现质量问题商家不予处理等。(赵剑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