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工新常态形成一种倒逼力量
3月5日,“2016年春季大型人才招聘会暨第19届‘汇英才·聚青城’高校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在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召开,本次招聘会是2016年首场大型人才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12655个,入场求职者4万余人,就业达成率约28.6%。参会企业80%以上的岗位集中在服务业,第三产业人才需求量最大,中小型民营企业仍是吸纳大中专毕业生的主体单位。(3月7日《北方新报》)
从报道上看,“挑剔”二字生动勾勒出劳动力市场的真实生态。对用工企业来讲,对专业技能、用工要求更为挑剔,更加偏爱有技术、懂业务、肯吃苦的高级技工和管理型人才;就求职者而言,对就业环境、发展空间愈发挑剔,选择就业已经由求生存向求发展转变。
从劳动力市场的新变化中,我们看到了企业转型发展的新动能、求职者理性就业的新追求,无疑会形成一种倒逼的力量。这起码对应着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是倒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发展新常态下,随着人口红利逐年递减,依靠低成本劳动力获利的生产方式已经走到尽头。而且,如果工作劳动强度大、人文环境差、行业口碑不佳,也只能“望工兴叹”。于此而言,广大企业不仅要立足当前,用待遇留人、情感留人、环境留人、事业留人来筑巢引凤、留住人才,更应着眼长远,以落实供给侧改革的新要求来推进科技换芯、机器换人、电商换市进程,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中“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另一方面是倒逼求职者加快素能提升。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只有不断地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本领、增长新才干,人人拥有一技之长,个个掌握一专之能,才能受到用工单位的重视。这就要求求职者必须更加注重自我提高、本领提升,不断增加就业资本、增强求职底气。毕竟,企业是不会录用派不上用场的员工的。对政府职能部门来讲,不仅要搭建就业供需平台,而且应从让劳动力素能与市场用工需求相匹配入手,有针对性地开展技工培养、技能提升等工程,使求职者更好地适应企业转型升级的新要求。
一言以蔽之,如何让招工新常态下形成的倒逼力量转化为持续的发展正能量,对用工企业、求职者和政府职能部门都是一种新考验,必须顺时应势,积极作为,尽快把功课做在前头。(文/徐剑锋)
[责任编辑 魏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