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综合试验站指导示范县做好池塘安全越冬工作

11.02.2015  19:32

  2014年,受市场等多种因素影响,内蒙古地区大部分池塘养殖场(户)出现水产品滞销现象,不得不进行越冬。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越冬池塘是往年的2倍以上。为确保养殖户鱼类安全越冬,近日,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呼和浩特综合试验站(挂靠内蒙古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会同5个示范县—土默特左旗、九原区、杭锦后旗、准格尔旗、达拉特旗的技术人员,利用农闲时间,深入一线,指导养殖场(户)科学管理。一是要调节水质,通过换水、施用微生态制剂等,保持越冬池塘适宜的透明度;二是要采取全池泼洒灭虫灵的方法,杀灭浮游动物及寄生虫,减少耗氧因子;三是要做好池塘生物增氧。池塘结冰后,鱼池内溶氧唯一来源是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水体含氧量与浮游植物的种类、数量等密切相关。因此,采取化肥挂袋的方法,满足浮游植物对营养元素的需要,增加浮游植物生物量,增强池塘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改善池塘溶氧状况的有效途径;四是要及时清除池塘冰面上的积雪。池塘冰面积雪,水中缺少光照,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减弱,池塘溶解氧降低,会导致鱼类窒息死亡。因此,一定要及时清除冰上积雪;五是要坚持巡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冬季水体水温上低下高,出现逆分层现象,鱼类滞留底层,正常情况下,透过冰层观察不到鱼类活动,容易使人产生麻痹思想。事实上,冬季溶氧下降速度比较慢,不象夏季变化突然,而是逐渐来临的。因此,坚持每天清晨巡塘,仔细观察冰层下鱼类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巡塘时要特别注意观察池塘四周,尽快发现缺氧迹象。有条件的养殖场可以定期测定溶氧含量,提供准确数据。一般地补救措施有注入地下水、迅速冲开部分冰层,安装潜水泵循环池水,开动增氧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