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暨数字文化馆建设工作培训班》圆满落幕

10.03.2017  22:34

            3月5日下午,由市文新广局主办,市群艺馆承办的《呼和浩特市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暨数字文化馆建设工作培训班》正式开班。本次培训班历时三天,特邀专家分别就创建公共文化示范区实地验收标准及档案整理细则、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建设及数字文化馆服务、数字文化内容进行实地互动体验。 
            市文新广局副局长白玉峰、包头市群艺馆馆长芦利民、市群术馆馆长陈光及相关人员参加了开班仪式,市属9个旗县区文体局、文化馆共80于人参加本次培训。 
            在开班仪式上,市文新广局副局长白玉峰做了开班动员并指出:呼和浩特市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工作和数字文化馆的建设,是今后人民群众基本精神文化需求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也是当前各级群艺馆、文化馆的发展新方向。希望我市各级文化馆能够在“”字上下功夫,依托“数字化”为载体,不断创新,打造我市特有的品牌文化。 
            3月5日下午,作为第二批公共文化示范区达标单位,包头市群艺馆馆长芦利民就创建公共文化示范区实地验收标准及档案整理细则为大家做了详细阐述和说明。 
              3月6日,呼和浩特市群众艺术馆特邀浙江省文化馆副书记、研究馆员,中国文化馆协会理论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文化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库专家,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巡讲活动主讲教师  王全吉,为学员们讲述《示范区建设与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建设》、《示范区建设与公共文化馆站数字化服务》。 
            王全吉老师的讲座,理念新颖,视野开阔,并且引用大量文化工作案例和经典的智慧故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强调群众文化工作创新的理念、方法、工具;将本次培训内容讲解得引人入胜,富有趣味。 
            3月7日,参训人员在呼和浩特市群众艺术馆就数字文化内容进行互动体验,VR全景影像、动态体感技术等一系列数字文化技术,让学员们切实感受到了数字艺术带来的乐趣,也更为直观得了解了数字文化的内涵和发展。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