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右前旗陈堂地村整村搬迁造福民众
如何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今年,察右前旗固尔班乡陈堂地村整村搬迁节约资金212万元的实践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最近,记者走进陈堂地村村民樊七格的新房,他乐呵呵地对我们说:“做梦也没想到,我搬到新村,花钱不多还盖起三间大砖房,整村搬迁就是好。”
固尔班乡属典型的丘陵山区,全乡行政区划总面积334平方公里,所辖9个行政村、39个自然村,其中,30户以上的自然村有12个,其余27个村都在30户以下,有的村仅有十来户。这些村以老旧土房和危房为主,村民居住分散,鉴于这些村公共基础设施薄弱,房屋院落修缮难度大,改水、改电、修路成本高以及环境整治任务繁重的实际,乡党委、政府从“收缩整合,集约发展”的角度出发,多次进村入户调研座谈,最后决定整合项目资金,实施整村搬迁工程。陈堂地村作为试点率先搬迁,以此在全乡逐步推开“十个全覆盖”工作。
然而,故土难离,多数村民思想守旧、不愿离村离宅,为此,乡党委、政府召开座谈会、动员会,并通过算账对比以及深入兄弟乡镇参观学习的方式,让群众开阔眼界,解放思想,接受政策,支持配合整村搬迁工作。同时,把迁入区房屋、院落的安排和面积、整合项目资金、农户自筹资金及搬迁农户的核定情况全部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为整村搬迁营造了公平公正公开的良好氛围。
为避免在工作中出现行政命令一刀切的现象,乡党委、政府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的方针,建立搬迁模式,即选择在陈堂地村旧址以南1里处基础条件好、有发展空间的开阔地带建设6排69户103间房,占地面积21亩。之后,乡政府分别与旗住建局、扶贫部门对接,最终使农危改资金和“三到村三到户”资金在该村得到整合和落实。
在户型设计和主房建设上,为用足用活农危改政策,以40平方米两间房为主导户型,除每户享受18732元的农危改补贴外,农户自筹12000元,由村委会把关确定专业施工队,与农户签订统建合同,施工队负责按要求建房,并负责外墙抹砂灰,室内全部装修完毕并具备入住条件,农户即搬即住;在院墙和圈舍及凉房建设上,充分利用“三到村三到户”精准扶贫资金,建设主导户型40延长米院墙以及50平方米的标准化圈舍,每户扶持15000元,群众仅自筹4500元。“我家盖了三间砖房,总共花了50232元,我自个儿花了16500元,项目资金补贴33732元。”村民樊七格这样说。
目前,村民们的主房内部装修和院墙建设已完工,正在配套建设圈舍及凉房,预计明年5月底全部搬迁入住。乡党委书记孔发鹏告诉记者:“经过不完全测算,新村69户共需各类建设资金约462万元,而改造旧村共需资金约674万元,可以节约212万元。这样,农民在少投入的情况下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责任编辑 魏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