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兴安盟突泉林业工作站强化服务职能助推林果产业发展
林业厅政府网12月30日讯 近年来,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林业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重点区域绿化和林果产业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十个全覆盖示范村庭院和果树经济林基地建设为重点,以示范带动为突破口,加大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力度,全力搞好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促进全县林果产业持续健康科学发展。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发展特色林果面积达6.2万亩,主要品种有当地特色沙果、大秋、123小苹果、苹果梨、南国梨、油桃、黑霸李等,引进优质鲜食葡萄品种16个。据统计,今年全县果品总产量达2.2万吨,总产值超过6000万元。
一、抓示范基地建设,引领林果业科学发展。按照“乡有专业村、村有示范户、户有明白人”的发展思路,林业站以林果示范基地为抓手,充分发挥服务职能,通过乡镇林业站专业人员技术承包到基地、到示范户,从规划设计、造林施工、品种鉴定、种苗质检到栽后管理全程跟踪,无偿提供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严格按技术标准操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了造林质量和科技含量。几年来,培育出规模大、标准高、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林果示范基地7处,分别是:突泉镇平原村、长青村千亩特色沙果示范基地各一处、六户镇兴泉村350亩特色沙果及加工示范基地、突泉镇新生村葡萄新品种推广示范基地1000亩、太平乡曙光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1000亩油桃、黑霸李设施栽培示范基地(设施大棚450座)、六户镇和胜村100亩果树优质苗木繁育基地、突泉县1000亩北冰红酿酒葡萄示范基地。基地内完成了新品种引进示范、标准化生产示范、丰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示范、产业链延伸示范、管理机制示范、节水配套示范、流通方式示范等,同时林业局无偿提供资金扶持,为全县林果基地购置苗木资金达560万元以上。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引导、典型引路、辐射带动等措施,让更多的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林果产业发展有甜头、有干头、有奔头,形成基地带一村、一村带一乡、一乡带全县的产业发展新格局,进而提升全县林果产业高水平发展,推动林果产业提质增效。
二、抓合作社组建,完善产销体系。截至目前,全县组建林果农民专业合作社8个,社员人数达1000余人。通过争取“一事一议”项目在突泉县绿源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新建果品保鲜恒温库3座,库容350吨,果箱生产线一条,年生产果箱10万个,林业部门投资为该合作社购置埋土防寒机械一台,解决了人工埋土防寒费时费力的问题。通过争取产业化建设项目投资50万元扶持“突泉县均利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新建果品加工厂一座,年加工能力3000吨。林业站协助林果经营主体及时办理林果产品注册商标的工作,目前已为“突泉县绿源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成功注册“绿源”葡萄商标,还有两家正在申请办理。
三、抓技术培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林业站把技术培训工作列入日程,通过技术讲座、现场观摩、实地操作等形式对农牧民进行培训,今年举办林果栽培实用技术讲座3次,培训农牧民600余人次,7月份组织农牧民参加了为期4天的《全盟千名林果技术员培训班》,组织220名农牧民到林果示范基地观摩2次,聘请林果乡土专家通过实地操作培训农牧民300余人次。同时林业站技术人员还通过深入农户、田间地头传授实用技术,真正让农民群众听得进、学得会、用得上。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多类型的技术培训,乡村林果技术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明显提升,经营管理日趋规范,变以往的粗放管理为集约经营,为当地特色林果产业科学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张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