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迟到的清明祭扫——服刑人员刘泽的离监探亲之旅
新华社呼和浩特4月5日电(记者陈磊 魏婧宇)以前每到清明节,在呼和浩特第一监狱服刑已有15年的刘泽(化名)总是一天都不愿意说话,入狱后父母相继过世,每到清明节,他只能隔着监狱的高墙遥寄哀思。“我是最不让父母省心的孩子,他们在世的时候没有好好孝顺他们,去世后也无法到墓前祭奠。”
今年临近清明节时,刘泽就像换了个人似的,激动地连续几天睡不着觉。原来,刘泽因为在狱中表现突出,今年清明节获准离监探亲,回家祭奠过世的父母。
“姐,村里啥时候铺上了柏油路?”“那边啥时候建了个公园?”坐在回家的汽车上,透过车窗,刘泽看着自己从小长大的村庄,眼前全是陌生。对于自己的家乡,他的记忆中有15年的空白。
驱车近一个小时后,刘泽和家人回到了老家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等候在村口的土默特左旗司法局的工作人员为刘泽办理完接收手续,确认了他佩戴的定位手环正常工作。随后,他跟在哥哥姐姐身后,走上熟悉的乡间小路,回到了陌生的家。
“家里院子怎么垮了?”刘泽踏进自己家的老房子,眼前只见满是淤泥的院子。“爸去年过世后,房子一直没人住,有一次下暴雨就把院子冲垮了。”他的二哥一边答复着,一边将呆立在院子中间的刘泽拉进屋里。
十几年前入狱时,刘泽还是个20岁出头的毛头小子,双亲健朗,盼着他早日出狱。如今他再次回到家时,已是年近不惑的中年人,父母亲相继离世,家中只剩空房一座。
刘泽的姐姐把父亲生前居住的房间打扫出来,供他离监探亲的这两天一夜居住。刘泽在房间里绕了几圈,摸着散落一地的家具和冰凉的火炕,喃喃地对哥哥姐姐说:“我想去看看爸妈。”
刘泽父母的墓地在村外,在他们全家人往墓地走的时候,淅淅沥沥下了一早晨的小雨变成了纷纷扬扬的雪花。看到被薄雪覆盖的墓碑时,刘泽失声痛哭,“爸,妈,对不起,我来晚了。”
父母去世前没能陪在身边,是刘泽最大的遗憾。“爸妈都走了,我连张全家福都没留下。”在监狱中,刘泽一直珍藏着两张照片,一张是哥哥姐姐带着他们的孩子来监狱看望刘泽时的合影,还有一张是他们姐弟三人和父亲的合照。“很遗憾我们一家人没照过全家福,我都没有和我妈一起的照片。”
“来到父母的墓前,才真切体会到什么是‘子欲养而亲不待’,以前总觉得时间还长,等我出狱了再好好孝敬父母,可是现在我还有几个月就出狱了,父母亲却都不在了。”
刘泽的哥哥将带来的菊花一支一支地摆在墓前,围成了一个圆圈。刘泽说:“一家人最重要的是团团圆圆,家里因为我好多年没有团圆了。以后,我一定要努力工作、好好生活,让父母放心。”
雪越下越大,家人将瘫坐在地上的刘泽拉起来,准备离开。“爸,妈,我还有几个月就能出狱,过年前就能回家了,到时候再来看你们。”
得知刘泽获准在清明节期间回家祭奠父母,他的表兄弟们从十几里外的邻村赶来见他。“你这次回来有啥打算吗?还有啥想见的人吗?”表兄弟们问道。
“除了给爸妈上坟,我还想去找村支书聊聊天。”刘泽说,“在监狱里听新闻总听到乡村振兴,我想去问问村里有啥我能做的工作,为出狱后的日子早做打算,而且了解一些社会发展情况,回去讲给狱友们听。”
为实现离监探亲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内蒙古自治区监狱管理局在今年春节离监探亲取得成效之后,于清明节期间再次开展离监探亲工作,共有来自11所监狱的15名服刑人员获准离监探亲。呼和浩特第一监狱监狱长王文全说:“清明节期间的离监探亲主要针对直系亲属去世的服刑人员,使他们能够回家祭奠亲人,心灵得到亲情感化,感受到亲人的关心与社会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