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 陈则生:开展木材储备 建设美丽富饶福建
2015年1月5日,在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福建省林业厅厅长陈则生以“开展木材储备,建设美丽富饶福建”为题作了典型发言。
在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福建省林业厅厅长陈则生作典型发言
陈则生说,作为首批全国木材储备生产基地建设示范省,国家林业局安排我省2013—2020年8年间建设木材储备生产基地1762万亩。我省高度重视项目建设,将其作为改善生态、改善民生的重点工程扎实推进。项目实施以来,我省高标准划定国家储备林181万亩,建设完成木材储备生产基地87.98万亩,有效保障了区域生态安全和木材安全,成为建设美丽富饶福建的新亮点。
一、主要成效。 (一)实现了森林资源多目标培育。通过项目实施,基地林分年均生长量显著增加,一般树种用材林和珍稀树种用材林分别可达每亩1.5立方米和0.9立方米以上,明显高于全省乔木林年均0.5立方米的生长量。(二)实现了项目建设多主体参与。项目覆盖全省国有、集体和个人等林业各种经济所有制结构,共有49个省属国有林场、25个县办林场、8个林业合作社和2个集体林场承担项目建设,实现了多元主体共赢。(三)实现了生态林业民生林业有机结合。我省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39亿元,其中90%以上为劳务支出,为社会创造劳动工日194万个,带动周边群众增加劳务收入2.15亿元。同时,项目建设推进了种植结构调整,提高了项目区林分质量,改善了生态,实现了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最佳结合。(四)实现了世行经验的借鉴推广。借鉴林业世行贷款项目经验,高标准建设木材储备生产基地,对当地林业经营组织和林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项目实施单位周边群众都争相学习效仿基地建设的经验和做法,林业经营水平显著提高。
二、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我省各级领导十分重视木材储备生产基地建设,将其作为提升森林资源质量的重要手段。省领导多次作出批示,要求积极用好基地建设的各项政策。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力推动了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二)高标准建设。牢固树立“特色、精品、示范”的理念,一是高标准选择林地、林分,要求新造林立地条件要达到该树种速丰林标准的林地等级,杉木、珍贵树种等选择Ⅱ类以上立地;现有林改培必须选择生长指标达到Ⅱ类以上的林分作为对象。二是严格种苗使用标准,要求新造林和套种补植用苗要采用高世代的良种,以确保种苗的品质和遗传增益。三是高标准落实配套资金,要求建设单位按时足额落实配套资金,确保项目建设质量。(三)高水平管理。将不炼山造林、带状整地、保留林地阔叶树等世行造林项目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生态化营造林措施应用于项目建设,项目建设质量管理、成效考评参照速丰林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和技术指标,力争将木材储备基地林分培育成为我省继国有林、世行林之后的第三块优质森林资源。(四)高起点储备。精心筛选承储主体,严格制定划定标准。一是选定149个经营基础较好或具有国际贷款项目建设基础的省属、县属国有单位。二是选定杉木、马尾松、木荷、闽楠、福建柏、南方红豆杉、鹅掌楸、醉香含笑等8个重点树种,占划定面积的80%以上。三是划定林分以商品林为主,公益林所占比例不得高于20%。四是划定具有培育珍稀树种和大径级材潜力的高质量林分。据调查,我省国家储备林平均蓄积量为每亩9.97立方米,是全省乔木林的1.5倍。同时,积极探索多元参与木材储备的机制和模式,推进建立符合我省国情的国家储备林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