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来赶集
“人人都知道河套的小麦好,却没想到如今巴彦淖尔的面粉能有这么多品种。一定要买点饺子粉回去,过春节时用它包饺子!”1月16日,曾在巴彦淖尔乌拉特中旗下乡的北京知青赵强驻足于展台前,久久不愿意离去。
前来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北京展销会购物的恒正宇老人高兴地告诉记者:“听说内蒙古在北京办展销会,我们这些老战友特别激动,早就商量好了,大伙儿一块儿来,看看展会上咱内蒙古的好东西,多买点回去,看到我们的第二故乡如今发展得这么好,真是打心眼儿里高兴!”
“可不是,今天我们来了12个人呢。当年我们都是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六连的战士,在巴彦淖尔待了10多年,对内蒙古感情很深,无论是谁,只要一说起那里的特产,几乎个个儿都是专家。”宋铁海老人接话说。
在展会上,老人们边走边看,还一边回忆着当年在内蒙古的那段日子。
“那时候物资匮乏,吃顿白面也不容易。看看如今这巴彦淖尔的特产,看都看不过来,雪花粉倒成了平常货,我看那高端产品鸡鹿塞面粉,一盒就卖到几百块呢。”
“来来来,快尝尝咱河套的大瓜子,当年一到秋收,最开心的事儿就是能吃上一把瓜子,有时候拿个葵花饼子,不一会儿就都能嗑完。”站在蒙乔笨葵花子的展位前,几个老战友一边品尝,一边互相打趣。
孙国新老人感慨地说:“此次展会上看到的巴彦淖尔特产,表面看去与当年有相似之处,仔细分辨却不难发现,档次提升了不少,很多产品都打着绿色、有机的标识。能在家门口看到这么多内蒙古的精品,真是开心。”
说话间,宋铁海买了两卷羊肉走了过来,与买了两只卓资山熏鸡的恒正宇遇个正着。
“老宋最爱吃羊肉,这羊肉肯定是和老嫂子回去涮着吃吧?”
“那肯定,这展会东西好还不贵,平时想买点内蒙古的羊肉,还得专程去找哪里的比较正宗。这都送到家门口了,还不得多买点儿?”
“我呀,先买点好拎的,明天让孩子开着车来帮我买。这岁数大了,可没有当年的手劲。要是搁过去,别说这点年货,就是200斤的大麻袋,也能背回去!”
“哈哈哈……”
老知青组团购物,比量价格,选择产品,每个人手中都拎着大包小包。孙国新老人说,内蒙古的这些东西的确好,回去再把老同事、老邻居都拉到展会上来,好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记者王国英)
[责任编辑 范悦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