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作为积极防治遏制“不冒烟的森林火灾”

03.08.2016  20:03

林业厅政府网8月3日讯  一、全市森林病虫害防治形势

森林病虫害被形象地比喻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防治一直是全市林业生态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今年以来,包头市林业局结合全市森林病虫害防治形势,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坚决遏制了森林病虫害的大面积发生。2016年上半年,全市共发生林业有害生物28.25万亩,发生的病虫害种类主要以沙棘木蠹蛾、春尺蠖、鼠兔害、天幕毛虫、侧柏松毛虫为主,危害程度以轻度为主(20.3万亩),部分中度(6.1万亩),局部重度(1.72万亩),全市各旗县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

其中:

春尺蠖、天幕毛虫、侧柏松毛虫、山楂粉蝶及鼠兔害等常发性病虫害有升有降。由于固阳、达茂拥有大面积的柠条纯林,近年,春尺蠖对柠条林的危害有扩大的趋势,达茂旗受其影响尤为严重。天幕毛虫、侧柏松毛虫、山楂粉蝶发生面积变化不大。

沙棘木蠹蛾呈加重趋势,主要原因在于干旱少雨,立地条件差,不适地适树,无法平茬复壮,导致树势衰弱,沙棘木蠹蛾趁机侵入。对沙棘林的生长有较大影响。

光肩星天牛是自治区检疫性害虫,其幼虫、成虫均会对树木造成危害,大量繁殖时会造成树木风折或枯死,使木材失去利用价值。近几年国家重点工程、重点区域绿化力度加大,栽植的杨、柳、榆、槭等树种较多,包头市光肩星天牛在多年维持较低发生水平后,近年来有加重趋势,有虫株率、虫口密度呈明显上升,对树木存活率有着潜在影响。

  二、主要防治措施

(一)监测预警工作。

一是 市林业局森防部门根据包头市常发生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时间和生物学特性,按照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方案,通过日常监测和有害生物调查相结合,专业人员监测与群众监测相结合,根据本地常发生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时间和特点,适时掌握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动态,及时上报重大灾情,各旗县区每月按时上报监测点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

二是 林业有害生物预测监测范围覆盖全市10个旗县区,全市建立国家级中心测报点1个(九原区光肩星天牛中心测报点),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点66个,在测报网络的建设和不断完善中,重点加强标准地的设置和原始资料的保存。对全市监测点的标牌内容进行统一。

三是 同包头市园林部门合作在全市共悬挂80套诱捕器以继续加强对美国白蛾、光肩星天牛、红脂大小蠹的监测,并派专人定期监测,进一步整理和完善监测点的原始档案资料和影像资料,从而防控其造成危害。

(二)检疫御灾工作。

一是 规范调运检疫执法程序,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加大对外省市调入的苗木的复检力度,认真履行检疫程序,从源头上有效遏制林业有害生物传入包头,确保了造林绿化的工程质量。

二是 市林业局森防部门加强对委托办理植物检疫旗县区的指导监管工作,定期到各旗县区进行指导、监督、检查,规范检疫调运程序。加大对检疫执法程序、案卷的审查力度,加强对检疫执法人员的培训、管理,并将其纳入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考核。

三是 联合森林公安、种苗站、木材检查站等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在包头市多个检查点对省外调入和我市调出的苗木、木材和林产品进行联合执法大检查,并对违法调运者进行教育、处罚,震慑效果明显。

(三)林业有害生物普查。

为全面掌握包头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分布和危害的基本情况,丰富和完善包头市林业有害生物数据库及标本室,开展重要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防止可能发生的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包头市森防站从2015年开展了为期两年的全市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在去年基本完成普查外业的基础上,今年继续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全面进行内业整理工作,同时继续对部分外业工作进行补充调查。截至目前,已完成全市普查汇总工作,制作林业有害生物标本369套(生活史标本18套)。

4、防治减灾工作

一是 在虫情监测工作中,对达到防治指标的病虫害开展应急防治。5月份在达茂旗对食叶害虫春尺蠖进行了喷药防治,6月下旬--7月下旬对九原、东河区、稀土高新区发生严重的光肩星天牛进行了喷药防治、人工捕捉及对虫源木清理集中销毁等措施,拔点除源,避免造成大面积扩散蔓延。

二是 加强应急储备工作,购置喷药专用车辆、生物药剂、药械,以备防控美国白蛾等危险性有害生物入侵,加强对突发性及光肩星天牛等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控工作,确保在国家重点工程、重点区域绿化工程发生病虫害时能做到及时出击,及时除治。

目前,包头市各项森林病虫害防治、防控工作仍在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