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中国气象报记者栾菲报道 11月3日,中国气象局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10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总体来看,10月全国平均气温偏高,东北及新疆北部偏低;全国平均降水量为历史同期最多,降水分布不均。
10月,全国平均气温10.9℃,较常年同期(10.3℃)偏高0.6℃。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其中西北中部和东部、西南大部、江南大部、华南、西藏等地偏高1-2℃,浙江、福建、广西西北部等地偏高2-4℃;新疆北部、黑龙江、吉林西部、内蒙古东北部等地偏低1-4℃,局部偏低4℃以上。
10月,全国平均降水量55.4毫米,较常年同期(35.8毫米)偏多55%,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东北中部、内蒙古大部、华北、黄淮、江汉、江淮、华南、西北地区东部、新疆北部和中南部、西藏北部等地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5成至2倍,华南东部、江淮、黄淮南部、华北北部及内蒙古中部、新疆中南部、西藏西北部等地超过2倍,太湖流域降水偏多3倍,出现秋汛;西北地区中部、新疆西南部、西藏南部、四川西部等地偏少2至8成,局部偏少8成以上。
安徽、山东、河南、江苏、湖北等地183站的连续降水日数达到极端事件标准,其中安徽怀远(12天)、河南获嘉(10天)等14站的连续降水日数突破历史极值。
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气象局还公布了10月国内主要天气气候事件:
10月,第21号台风“莎莉嘉”、第22号台风“海马”先后登陆我国。10月,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上共有4个台风生成,2个登陆我国,台风生成个数较常年同期(3.6个)偏多0.4个,登陆个数较常年同期(0.53个)偏多1.47个。
10月,受台风带来的降水影响,桂黔湘鄂等地气象干旱明显缓解。8月1日至10月18日,黄淮大部、江淮、江南北部、西北东部、江汉大部及四川东部、重庆北部、贵州中东部等地累计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2至5成,部分地区偏少5成以上,造成江南西部、西南东部、华南西南部等地出现中度以上气象干旱。受台风带来的降水影响,江南西部、西南东部、华南西南部等地前期发展的气象干旱明显缓解。
10月,京津冀地区出现四次雾、霾天气过程。这4次过程持续的时间是1日至3日、13日至15日、18日至19日以及24日至25日,其中13日至15日过程最明显。
10月,江淮、江汉、西南东部等地出现连阴雨天气,降水日数超过20天,降水日数明显偏多,连阴雨天气对当地秋收秋种不利。
10月,冷空气活动频繁,出现五次过程,较常年偏多。其中,4日至6日、8日至10日为两次强冷空气过程,17日至18日为一次寒潮过程,23日至24日、27日至30日为一次一般冷空气过程。10月31日以来又再次出现强冷空气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