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18.01.2017  10:32

  中国气象报通讯员陈健 记者袁长焕报道 近日,黑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黑龙江省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发展智慧气象,构建适应需求、结构完善、功能先进、保障有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为黑龙江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一流气象服务;到2020年,气象整体实力达到同期国内中上水平,一些领域处于全国先进水平,气象保障振兴发展能力显著提升。

  根据《规划》,黑龙江省将推进全面创新发展,提升气象现代化水平;统筹协调,促进气象事业可持续发展;推进绿色发展,保障气候安全和生态安全;加强开放合作,构建龙江气象新格局;推进共享共用,提供优质公共气象服务。

  《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期间涉及公共气象服务、气象预报预警2大类共8项气象发展核心指标发展目标。提出到2020年,天气预报准确率达88%以上,气象预警信息覆盖面达99%,公共气象服务满意度稳定在90%左右,人工增雨(雪)能力达48亿吨,人工防雹覆盖面积达10万平方公里,气象灾害损失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明确了气象预报时效指标,对临近、短时、短期等预报及气候预测的时效及时间、空间分辨率提出要求;明确了气象观测网络发展指标,其中观测设备自动化率、区域自动站社会化保障率达100%;明确了气象保障绿色发展指标,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三减”气象服务保障率达85%以上;明确了气象保障共享发展指标,进一步提高现代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完成“三农”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气象知识普及率达80%。

  “十三五”期间,黑龙江省将着力加强五项气象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建设气象灾害精细化监测预报预警工程,完善大气-生态-陆面综合监测系统;建设智慧气象服务工程,利用社会资源推进气象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及气象大数据普惠共享,构建跨部门的大数据共享平台;建设现代农业与生态文明气象保障工程,建立现代农业气象观测系统,搭建基于“互联网+”的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建设人工影响天气工程,加强人影基础保障工程、现代人影业务平台建设,建设人影系统效果检验评估系统;推进基层气象台站建设工程,提升基层气象台站基础保障能力,实现内涵式发展,开展“绿色气象台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