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中国气象报记者张妍 通讯员李善军 李宏伟报道 5月18日至19日,天津市气象局副局长郭虎带领市气象台、气候中心专家先后到东丽区和蓟州区调研抗旱工作,与区农业、水务、气象等相关部门开展座谈,重点听取两区当前春季农业生产进展情况及抗旱工作详细介绍。
连日来,天津地区持续出现高温少雨天气,加之自3月1日入春以来,全市平均降水量仅为1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七成,各区降水也呈现不同程度的偏少情况,土地失墒较为严重,对玉米、小麦、水稻等大田作物生长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5月16日,市气象局再次向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报送有关高温晴热天气专报,市领导高度重视,要求有农业的区和市有关部门立即加强应对措施,切实做好当前抗旱各项工作。5月17日,市农委下发紧急通知,成立了由市农委、市气象局、市种植业办、市水产办、市农机办组成的五个抗旱工作推动组,深入各区实地了解抗旱保农业生产采取的具体措施,及时掌握水情、墒情、苗情以及当前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等。
通过座谈,市气象局初步掌握了东丽、蓟州两区的农业生产现状、气象旱情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当地部门采取的相关措施及取得的成效等情况,并深入农田实地查看土壤墒情、作物生长情况。郭虎强调,今年自入春以来,全市呈现高温少雨态势,特别是降水异常偏少,近两个月的降水量已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值。高温少雨对农作物生产造成一定影响,各相关部门要及时关注气象部门的预报和预警信息,并采取降温、蓄水等保墒措施,加派农业技术人员对农业生产给予指导建议,谨防病虫害等。同时他要求各级气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天气监测,做好农业生产气象保障服务,及时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发布预报预警信息,特别是加强对降水过程的密切监视和追踪,提前做出准确预判,为相关部门采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人影办要抓住有利时机,及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千方百计保障天津农业生产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