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代表委员聚焦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17.03.2017  21:38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这非常符合我国发展实际。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全国人大代表白晓光说。

白晓光认为,企业要想提升创新能力、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就应该瞄准世界先进水平,抓好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对接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积极优化创新体制机制;多途径加大创新投入,打造高水平的创新平台;着力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倡导和培育工匠精神。以我国装备制造业为例,未来需要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发展,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实施好中国制造2025战略。

 

白晓光介绍说,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目前拥有8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5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以这些平台为基础,打造好国家层面的科技创新站位,是企业的一个发展目标。去年,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全国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企业,获得了深化科技创新的平台,从资本市场募集来的19亿元资金,多数也将投入到科技创新上。

 

白晓光表示,企业在完善体制机制、激发活力等方面的创新空间还很大。需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带来的新机遇,切实补短板,强化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并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应用。要大力构建开放性创新平台,合理引进和使用国际高端人才,培养和使用好自己的科技人才,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激情。

 

目前,我国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间存在科技资源与信息不对称的现象,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向企业进行技术转移的体制机制亟待完善。建议政府加大对产学研合作的组织协调和政策引导,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在创新人才培养、基础研究等方面的优势,在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关方面进一步发挥作用。”白晓光代表说。

 

全国人大代表潘刚说,近些年来,我国实体经济研发投入虽然在持续增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创新能力不足,直接导致我国实体企业在产业链的很多环节中,只能依靠高价进口产品和技术。实体企业综合成本持续上升,直接导致我国企业利润率持续走低。

 

创新驱动是振兴实体经济的着力点。”潘刚建议,国家尽快出台支持和鼓励企业创新的扶持政策,由政府主导,联合各行业龙头企业及民间资本,在全国各地设立产业创新研发中心,推进实体企业创新战略,联合突破具有行业共性的关键性技术,实现行业整体提质增效;对于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企业,予以高额创新补助,切实帮助企业提升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用严厉的惩罚措施遏制侵权行为发生。

 

潘刚建议要进一步降低实体企业成本负担 ,全面清理整顿行政事业性收费,进一步加大对各种违规收费查处力度;积极发展直接融资渠道,推进资产证券化创新发展,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简化境内企业境外融资核准,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完善资本市场的法律法规,对资本进入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设立审批制度,引导资本恪守本分与经济发展规律,成为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