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聚焦】还有多少民生实惠值得期待?

29.01.2015  01:34

   本网讯(两会全媒体报道组记者 黄永锐)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站在新起点上展望新征程,内蒙古的发展足迹始终稳踏民生优先的鼓点。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的目标,从未如此清晰:惠民生。

  各级财政民生支出2440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3%——政府工作报告里的这两个意义不凡的数字,浓缩了一幅又一幅温暖人心的生动图画。

  图画里,有喜迁新居的贫困牧民奈日木德勒的憨厚笑容。

  在锡林浩特市宝力根苏木希日塔拉嘎查,奈日木德勒过去一直借住妹妹家的房子。2014年,是总投入216亿元的“十个全覆盖”工程,让他成为“有房一族”。

  图画里,有贫困学子杨春燕跨进大学校门的轻快脚步。

  下岗20年的父亲身患重病,住在呼和浩特市的杨春燕一家,全靠母亲打零工和低保金维生。2014年,是自治区为升入普通高校的城乡低保家庭子女提供的4万元新生资助金,把她送入窗明几净的大学教室。

  图画里,有家境贫寒、没有工作的吕俊华获得公益性岗位后,按时上下班的忙碌身影。

  35岁的吕俊华,来自一个“零就业家庭”。2014年,自治区为每个这样的家庭至少解决1人就业,让她成为托克托县双河镇的“上班族”。

  图画里,有暖心煤在炉膛里燃起的火苗,映红了336.7万户低收入农牧民的脸庞;

  图画里,有医保补助人均标准从280元提高到320元之后,人们为一出院就能报销的便利而“点赞”的喜悦神情;

  图画里,有40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后,那些后顾无忧的幸福时光……

  “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基本思路,加大民生投入和工作力度,努力帮助各族群众从物质上到精神上都把日子过得更加红火起来。”写在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三次全委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报告中的这段话,是承诺,更是行动;是成绩,更是情怀。

  郑重的承诺,坚实的行动,耀眼的成绩,深深的情怀,在广大代表、委员心中激起阵阵共鸣。

  “棚改工作的加速推进,让居民们的生活条件焕然一新,‘十个全覆盖’工程,是改变农村牧区最有效最根本的措施,精准扶贫的力度从来没有这么大!”包钢代表说,除此之外,一年来,自治区在始终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保护生态环境的“大民生”方面也取得了斐然成绩,“这一切,老百姓都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心不让贫困学生辍学,每年补助1万元,让贫困家庭过个暖冬,每年补助1吨煤或600元,让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等,广大农牧民很满意!”陶建委员说,2014年这份沉甸甸的民生成绩单鼓舞人心,2015年改善民生的目标任务催人奋进。

  对于自治区决策层的民生情怀,艾丽华代表也深有感触。她表示:“乌海市下一步将按照报告中的部署要求,努力为全市人民提供更优质的创业就业环境、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高质量的教育、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更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更足的信心、更大的决心,源于发展惠民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源于自治区在新一年的谋划里,那些浓墨重彩的民生篇章——

  拓宽增收致富渠道,让城乡居民的日子过得更加殷实;

  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为人民群众打造更加可靠的基本生活“兜底”;

  抓住重点民生工程建设不松劲,描绘更多温暖的新图画……

  展望2015,还有太多的民生实惠,值得期待。

  就让我们向着幸福的方向,一起奔跑吧!

点击进入: 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两会”专题

[责任编辑 哈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