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首家脑瘫患儿病房开办半年多病人寥寥
[ 导读 ]这是自治区第一家脑瘫病房,拥有20张小儿脑瘫患者床位,有较高专业水平的儿童脑瘫康复团队,对脑瘫、脑损伤等病症进行综合康复治疗。但不知什么原因,成立大半年来接收的脑瘫患儿并不多,为此呼和浩特晚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这里的病房静悄悄
这是自治区第一家脑瘫病房,拥有20张小儿脑瘫患者床位,有较高专业水平的儿童脑瘫康复团队,对脑瘫、脑损伤等病症进行综合康复治疗。但不知什么原因,成立大半年来接收的脑瘫患儿并不多,为此呼和浩特晚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透过三楼病房窗户,外面的视野十分开阔,院子里的一片空地也被开垦出来种上了蔬菜;病房内床铺整洁,墙壁上的各种卡通画色彩鲜艳,置身其中,似乎感觉这里不是一所医院,而是一所幼儿园。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家在社区卫生中心设立的脑瘫病房自开放半年多来,入院的患儿仅仅才18位。
患儿家属表示满意
在新城区迎新路办事处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楼的一间脑瘫病房内,来自乌兰察布市的患儿母亲吴女士将一个洗好的苹果递给坐在病床上10岁的儿子,眼神中满是慈爱。
“儿子刚出生时,和别的孩子一样可爱活泼,但慢慢地,我们就发现孩子身体比较弱,腿没劲,两只脚逐渐呈内八字。”吴女士告诉呼和浩特晚报记者,为给儿子治病,她们跑遍了呼和浩特市的大医院,甚至还去北京的几家医院求诊,最终确诊孩子为脑瘫。医生告诉她,物理康复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一种治疗手段。
吴女士来到脑瘫病房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今年年初,当她带着儿子前往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寻求治疗方法时,主治大夫告诉她,新城区迎新路办事处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刚成立一个脑瘫病房,里面设备很齐全,而且价格十分便宜,是医院的合作单位。
“目前,我们已经住院40多天,费用还不到2000元,真是太便宜了,而且康复师特别认真负责,医护人员的态度也很和善,在这里就像自己家一样。”吴女士说,她的孩子经过这段时期的康复治疗,体质增强了很多,效果很明显。
专家:
建议18岁前持续治疗
“脑性瘫痪也称婴儿脑性瘫痪,是先天性运动功能障碍及姿势异常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三个月(包括孕期)之内都可以发现。”新城区迎新路办事处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副主任旭日告诉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对于脑瘫患儿,目前医学上主要采取物理疗法及康复训练。包括:完善的护理、良好的卫生及充足的营养;长期坚持科学的语言、智能和技能训练;功能训练采用理疗、体疗结合按摩等促使肌肉松弛,改善步态姿势和下肢运动功能;支具和矫正器可控制无目的动作,改善姿势和防止畸形;手指职业训练有利于完善进食、穿衣、写字等生活自理功能。
旭日说,脑瘫患者需要在3个月至18岁之内进行不间断地康复训练。目前新城区迎新路办事处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门诊有患儿10名,接受住院治疗的只有3名,不接受住院的患者的原因是该中心刚刚成立,加上对外宣传力度不够,很多患者并不知道该中心的脑瘫病房属于一项惠民政策,她希望更多的患者能来到中心接受治疗。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期待更多的患儿
走访了中心的诊室、病房以及康复训练室,呼和浩特晚报记者最大的感觉就是人性化。
在诊室大夫的办公桌前,并没有常见的座椅,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台阶式的平台,患儿很容易可以自己沿台阶爬上去坐下,而且整个平台也被涂成了儿童们喜欢的绿色。
中心三楼的走廊里,各种鲜艳的色调以及卡通画随处可见。康复训练室内,三四名患儿正在家长的陪同下做着康复动作,一位康复师耐心地在旁边指导和帮助着。
新城区迎新路办事处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孙水兵告诉呼和浩特晚报记者,该中心成立于2014年10月,位于海拉尔东路南店滨水新村东侧,是由新城区政府出资建设的具有公益性质,以非营利为目的公共卫生建设项目、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服务半径10平方公里,服务人口55000人,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
“设置于中心三楼的儿童脑瘫病房,是自治区第一家脑瘫病房,拥有20张小儿脑瘫患者床位,有较高专业水平的儿童脑瘫康复团队,进行脑瘫、脑损伤等的综合康复治疗;内设有儿童运动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及认知治疗室;另外还开展运动、语言、认知、发育评估。并采用针灸,熏蒸、水疗、贴敷、推拿等蒙医外治疗法。”孙主任说,脑瘫病房是在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的支持下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给脑瘫患儿提供低价优质的服务。
“令人可惜的是,脑瘫病房成立大半年来,接收的脑瘫患儿才18名,病床大多都闲置着,没有利用起来。”孙主任叹了口气说道。
[责任编辑:赵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