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初一吃炒豆 这个习俗你可知道?

21.01.2015  09:51

  家住呼和浩特市团结小区的高大娘今年79岁了,昨日清晨,老人早早地起来,把前晚准备好的黄豆拿出来开始小火翻炒,家人一起床便品尝到了香喷喷的炒黄豆。原来,昨天是农历腊月初一,老人说,北方有腊月初一吃炒豆的习俗,把一年的灾难病痛像嚼豆子那样咬碎,准备迎接新的一年。然而,记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知道这一习俗的并不多。

  高大娘的祖籍在山西。老人说,记得小时候家乡有这样的习俗。当时家里姊妹兄弟5个,生活条件特别艰苦,但到了一些特别的日子,高大娘的母亲都会给他们准备该吃的东西。比如腊月初一吃炒豆,人们睁开眼,不许说话,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是吃炒豆子!而腊月初一前一天,母亲就要选好黄豆,用含盐的温水泡一泡。之后捞出,把泡过的豆子拿到寒冷的院子里冻上。到了腊月初一一早,将豆子取回,放在锅里小火翻炒。这样炒出的黄豆酥、脆,特别香。这时,寒冷的空气中弥漫着炒黄豆的香味。炒黄豆的香味飘起时,过年就开始进入倒计时了。除了腊月初一吃炒豆,腊月初八吃腊八粥,再有像腊月二十三吃麻糖等等。

  这样的习俗,我们现在的年轻人还知道吗?当天,呼和浩特晚报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年轻人。“腊月初一吃炒豆,这样的习俗你知道吗?”“今天是腊月初一?我只看公历,从不知道农历的日子。”面对记者的提问,一位20岁出头的姑娘告诉记者,她从不注意农历。与这位年轻的姑娘一样,不少年轻人在面对记者同样的问题时都表现出一脸茫然。表示只有春节或是冬至这样的日子他们知道,其他的知道的很少。

  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些中年人,特别是老年人,还是比较注重农历的各种有讲究的日子,对于一些传统的习俗,也能说出不少。(记者 云静)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