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宁师范学院组织党员干部、专家教授和师生代表观摩学习乌兰察布市“十个全覆盖”工程并召开形势报告会
为使全校师生深入了解乌兰察布市“十个全覆盖”工程所取得的显著成效,10月22日,集宁师范学院组织党员干部和师生代表赴卓资县、察右前旗实地观摩学习“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情况。
观摩考察组由集宁师范学院党委书记谭福贵带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利平,党委副书记赵海忠,副校长许卫、阿拉腾巴特尔、田智,党委委员、组织统战部部长朱俊仙,院长助理、继续教育与合作办学处处长刘国栋,院长助理、院长办公室主任欧军及各系(院)、部门处级干部、各系(院)团总支书记、专家教授和师生代表共120多人参加观摩学习。22日上午,观摩考察组深入卓资县复兴乡大同营村、旗下营镇伏虎村、梨花镇土城子村、梨花镇壕赖村进行了观摩,卓资县副县长李金星陪同观摩。22日下午,观摩考察组深入察右前旗平地泉镇南村、巴音塔拉镇东章盖营村、水泉村、李三村、陈三村、大哈拉村、吴家地村、庞家地村、田家梁村、印西梁村、印北梁村进行了观摩,察右前旗副旗长高介英陪同观摩。每到一地,大家都认真听取“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情况介绍,实地参观卫生室、文化活动室、幸福院等项目建设,还与村民干部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十个全覆盖”工程为村民带来的实惠,一路走来,大家深切感受到,“十个全覆盖”工程使乡村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齐的规划,错落有致的设计,青瓦白墙,绿树掩映街道两旁,土路变成柏油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干净整洁中透着农村特有的舒适悠闲,村民们脸上笑颜逐开,老师们纷纷拿出手机,边拍照边不住赞叹农村新面貌,表示收获很大,切实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和和谐,体会到了“十个全覆盖”带来的幸福。
下午考察结束后,立刻返回学校,在泉山校区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召开了观摩考察形势报告会,会上幼师学院院长曹宇、思政教学部主任刘嵘、监察审计处处长赵向军、师院附中副校长张文在、物理系团总支书记马振寰等积极发言,畅谈感想,对十个全覆盖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
集宁师范学院党委书记谭福贵作了重要讲话。谭福贵指出,通过前段时间赴包头市和今天去乌兰察布市实地观摩考察农村牧区社会事业“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情况,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十个全覆盖”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百姓的重大工程。谭书记系统阐释了“十个全覆盖”工程出台的背景、重大意义,介绍了采取的措施、实施取得的成效。他指出,从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角度讲,“十个全覆盖”工程是形势的要求、自治区发展的需要、人民群众的期盼,是一项强基固本工程。从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看,“十个全覆盖”工程是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富民强区的重要举措。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看,“十个全覆盖”工程是一项补短板惠民生的行久致远之策。
会上,谭福贵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分享了认识与体会,他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幸福是什么?这个问题也许有很多答案。但对于广大农牧民来说,幸福其实就是能不能用上电、能不能喝上放心水,买东西和出行方不方便,收入是不是有保障,精神生活是否充实,老了是否有依有靠……这些事情事关农牧民的切身利益,而这正是“十个全覆盖”工程的主要内容,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说到底是要让农牧民群众生活得更美好,随着“十个全覆盖”工程的不断深入,我区的农村牧区会更美、农牧业会更强、农牧民的生活自然也会越来越幸福。
谭福贵要求,我校作为乌兰察布市唯一一所本科高校,要积极参与并主动融入乌兰察布市的发展建设中,一是要结合学校特色专业,充分发挥学科优势,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主动与乌兰察布市旗县、农村牧区结对子,向广大农牧民群众传播知识、文化、技能,在提高城乡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以及转移农牧民服务等方面发挥高校的职责,打造“扶智基地”;二是全校党员干部要向村镇基层干部学习,学习他们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的的工作作风、精神状态,切实转变学术科研作风,转变管理作风,提升服务意识,认真踏实做好本职工作,为切实推进学校的转型发展而不懈努力,为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作出更大的贡献。
形势报告会由党委副书记赵海忠主持,他就观摩学习和形势报告会后进一步的消化吸收、学习宣讲和传达落实提出了明确要求。 (集宁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