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他在哪里,春节就在哪里过
原标题:他在哪里,春节就在哪里过
1月30日凌晨3时,凛冽的寒风裹着雪花和沙尘无情地吹打着临策铁路线,一列客车在阿拉善盟小站图克木庙停留1分钟后,快速地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拎着大包小包的王长兰和12岁的儿子下了车,尽管裹得严严实实,母子俩还是冻得瑟瑟发抖。
“说好接站的,你爸人呢?”
“爸爸肯定又去铁道线上清沙了!别怕妈妈,我长大了,我保护你!”
“唉,你说你爸,再忙也得管咱娘俩嘛!追着他过了5个春节,明年让他一个人孤零零地过大年!”
似乎是在自言自语,又似乎在和儿子抱怨。见不到接站的丈夫,王长兰一把搂过儿子,朝着那条熟悉的小路走向丈夫阮传亮的职工宿舍。
长度为768公里的临策铁路线从内蒙古西部乌兰布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边缘通过,沙害地带300多公里。为线路清沙和“巡诊把脉”的工务人员,每日都要带着简单干粮整治线路、沿线清沙,保证铁路线路安全畅通。王长兰的丈夫阮传亮就是临策基础部图克木庙车间工务组组长。
等到阮传亮回到宿舍,王长兰已经拾掇停当,并把洗脸的热水给他烧好。
“实在不好意思,今天的大风导致线路多处沙害,晚上10点就带人外出清沙,没时间接你俩,别生气啊!”
“哼!心里只有你的铁路线,再不管我们娘俩儿,不来陪你过春节了!快去洗脸吧,看那满头满脸的沙子。”
“儿子,你妈一来,这宿舍就像个家了,是吧?”看着王长兰把宿舍的两张钢管床拼在了一起,铺上了崭新的床单,阮传亮嘿嘿一笑,冲着儿子做了个鬼脸。
38岁的阮传亮和他的工组负责着临策基础部图克木庙车间170多公里线路维护,由于春运工作忙,他和家人连续5个春节都在铁路线上度过。每到春节前,妻子王长兰就会收拾好丈夫换季的衣服和置办的年货,领着儿子从乌海辗转600公里来图克木庙陪丈夫过春节。
“为了支持他的工作,我俩一直是聚少离多,只能等孩子放假了,三口人才能聚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他在哪里,我家的春节就在哪里过!”虽然眼里闪着委屈的泪花,可王长兰还是一脸的笑容。10平方米的小房子,因为这位铁嫂的到来,温暖如春,其乐融融。
“不少铁嫂都是买好年货结伴而来,能帮厨就帮厨,能帮工就帮工,能收拾蔬菜大棚的就帮助收拾大棚,家属的到来给我们铁路职工带来欢乐,节日的气氛一下子就浓了。”车间党支部书记刘晓飞十分高兴。
为了那列载着草原牧民通往外界的沙洲列车运行无阻,工务人员和他们家人的付出常人难以想象。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换来了临策铁路开通6年多实现了2215天安全无事故的骄人业绩,为猴年春节献上了一份大礼。(本报记者王国英)
[责任编辑 魏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