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镜头】走进鄂尔多斯 殷玉珍:创造沙漠奇迹的女人

22.09.2015  11:42

 中国气象报记者 王素琴 通讯员 阿迪雅 陶鑫 李丹 马玉峰   殷玉珍站在那里,脸上挂着亲切的笑容,伸手指引我们进屋吃她亲手种出的西瓜、桃子、西红柿,劳动人民的淳朴和热情一下子温暖了我们,也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全国治沙标兵、全国劳动模范、联合国诺贝尔和平奖提名获得者……顶着巨大光环的她,真实站立在我们面前时却是如此普通、平实。

  30年前,殷玉珍初嫁时的崩溃与绝望,在此刻已凝结成平静与享受,如今的她,收获的是把6万多亩荒沙变成了绿洲的幸福与喜悦。

 

“绿镜头·发现中国”采访团队进行采访。王素琴 摄影

 

  从不想活到要活出个样儿

  1966年出生的殷玉珍,19岁时从陕西省靖边县嫁到了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毛乌素沙漠腹地井背塘村。

  卷起裤管,长途跋涉至此的殷玉珍,面对漫无边际的黄沙和不见人烟的偏僻之地,就开始“嚎”。

  “就这么‘嚎’了一个星期,终于‘嚎’累了,就想到了死。”殷玉珍回忆起1985年的正月,对于她来说那是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就是父亲的一句承诺——给白万祥找个媳妇,让毫无准备的我陷入绝望。”

  憨厚、老实的白万祥就是殷玉珍的丈夫。“掌柜的(当地对丈夫的称谓)从7岁起就居住于此,很少见到人烟。1984年10月,我父亲途经此地歇脚在他家,许诺要说个媳妇给他。几个月后,父亲仍找不到合适的对象,很着急。父亲是个信守诺言的人,就这样我被送到了这里。那时候我对父亲充满了恨意。”殷玉珍的讲述看似平静,但眼泪已经在眼眶中打转。

 

“绿镜头·发现中国”采访团队与殷玉珍等合影留念。张冬 摄影

 

  可以想象十几次把腰带绕在脖子上寻死的殷玉珍,多次准备离开的殷玉珍,是怎样挺过那段岁月。

  几个月后,当父亲来探望她时,殷玉珍已经从一个壮实的女子瘦到了不到80斤。“父亲嘴上不说,心里也酸。1985年8月,父亲因肝硬化走了。之后,我一想到剩母亲一个人,就觉得怎么也不能给她丢人,应该活出个样儿来。”

  “她想走,我只说了一句话‘你走了,我怎么办’,就这么一句话让她不忍心走。”不善言辞的白万祥用朴实的言辞留住了善良的殷玉珍。

  打定主意留在这里后,殷玉珍的心境也宽了点,她试着种下了两棵树,刷锅水、洗漱水都给它们“喝”。

  其中一棵树发芽成活,生命中亮丽的色彩就这样被打开。

  看到不毛之地唯一的一点绿色,殷玉珍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什么歌、什么调不重要,重要的是她重新燃起对生活的渴望。

  从拓荒育苗到绿色王国

  “当年,我家周围黄沙漫漫,没树没草,刮起大风,沙子能埋人,简直没法居住。跌落在这沙窝子里,要想活下去,只能豁出身子治沙栽树。”1986年春天,殷玉珍用家里唯一的三条腿羊换回600株树苗,开始和丈夫一起在周围栽树。没日没夜、起早贪黑,让幸运之神降临,不少树苗发芽成活。

 

 

殷玉珍家中照片和荣誉墙。王素琴 摄影

 

  可恶劣的自然环境,不可能让殷玉珍夫妇一直幸运下去。沙漠里栽树谈何容易?干旱缺水、流沙滚动,种十棵成活一两棵已是罕见。

  之后的一年秋天,就在殷玉珍两口子忙着栽树的当口,狂风呼啸而来,刚栽下的小树苗被沙埋没。殷玉珍不顾一切地用手挖沙,希望能将小树苗救回来,可天不如人愿,殷玉珍的眼泪禁不住地往下掉。第二年,殷玉珍夫妇吸取教训,将树苗种在沙漠制高点,想办法用沙柳等固沙挡风,避免风沙再次“得逞”。

  1999年,殷玉珍思路转变了,她要自己育苗。“发了芽的种子我就留下,其他的扔掉。”爱琢磨的殷玉珍想着自力更生。

  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沙漠里没有路,怎么通往外界?殷玉珍下定决心要劈出路来,通往远方。历经两次失败后,一条9公里的沙路成形,汽车终于可以开了进来。这不仅仅是一条路,而是更大的机遇和希望。

  同年,殷玉珍去北京参加“双学双比”十大标兵颁奖会,一路上受了太多的启发。“那时候,第一次去北京,看到高楼很稀奇,仰脖子时间太长,回来后脖子疼了好几天。当时我就想盖高楼大厦的人太厉害了,我种树真的不算啥。”殷玉珍很是谦虚,“坐火车的路上,我看到路两排树木林立,就想着我回去也要栽出这样的绿色长廊。”

  今天,殷玉珍已经梦想成真,走在走了几千遍几万遍的路上,深深的满足感溢满在心头。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绣花针”,这已经成为殷玉珍的座右铭,她用勤劳与智慧,打造出了面积达6万多亩的“绿色王国”。

 

 

殷玉珍在她亲手种植的小米地里清除杂草。王敬涛摄影

 

  从生的希望到生态之梦

  “树载的多了,风沙小了;家乡绿了,环境变了;收入多了,生活好了。我为栽树花费了辛苦,树木给了我回报。能给后辈儿孙留下一片绿阴,吃点苦值得,这一辈子值得。”现在的殷玉珍很豁达、很开心,完全没有了30年前的恐慌和无助,也开始原谅并理解了父亲。

  她说:“当我的儿子18岁离开我去呼和浩特上大学的时候,面对与他的分开,我潸然泪下。这时我才理解了我的父亲。他对我也有着深深的爱,只是不会表达。我现在对父亲是深深的感谢,如果不是他把我送来这片土地,我怎么会如此坚强地开荒?如果不是那种绝望推动我寻找生的希望,这片绿洲是不会建起来的。”

  随着各种荣誉的到来,殷玉珍并没有飘飘然,而是更加坚定了脚步。她已经不满足于自己富起来,还要带领几十里外的乡亲们共同植树造林,治理荒漠。

殷玉珍走在绿色长廊中。王素琴 摄影

        曾经被殷玉珍给予资金支助的乡亲池元美又来寻求帮助,她说:“当年,玉珍就帮助过我。今天,我想着还是来找她,她热心,植树造林的事、帮扶的事,都能指望上她。”

  “造林,只是改变了生态环境,创造了致富的条件。而致富的根本出路在于沙漠资源的开发利用,只有这样,治沙才能长久。”殷玉珍带着这样的思路,成立了乌审旗玉珍生态园,将治沙和种植业、养殖业结合起来,再将产业收入投到治沙之中,形成了一条良性循环的生态产业链条。

  生态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殷玉珍正满怀信心地准备走得更远,她想遇见更好的自己,更想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