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林业厅政府网1月6日讯 鄂尔多斯湿地生态系统具有稀有性、脆弱性、自然性以及生物多样性等特点,是鸟类迁徙的重要集散地,也是进行湿地鸟类生态学研究和湿地生态系统演变规律研究的天然实验室。近年来鄂尔多斯市虽然在湿地保护和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探索出了一些好的路子,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草本沼泽和灌丛沼泽被用作草牧场,并从草牧场转化为退化草场甚至沙化土地,湿地面积萎缩,功能退化。
二是永久性河流正向季节性河流转化,季节性河流向断流转化,水量大幅度减少。
三是自然湖泊湿地水面逐年缩小,有的已经干涸、半干涸,生态功能逐渐消失。
四是由于湿地生态环境的恶化,栖息在湿地的野生动物、植物种类和数量有所降低。
五是开发湿地旅游困难多。开发旅游资源资金短缺、旅游线路开发滞后、环境风貌一再递减等因素综合起来致使开发湿地旅游有难度。
二、对策建议
一是 加大政策扶持 。 上级部门应加大对湿地建设管理的扶持力度,发送湿地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并按规定给予湿地补偿、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经费,对开展湿地保护项目予以优先安排,重点倾斜。在不对资源环境造成危害的前提下开展多种经营、生态旅游等获取收入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给予先征后返还的照顾。并将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纳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安排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和管护经费。
二是健全法规制度 。 地方要认真贯彻落实《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内蒙古自治区珍稀林木保护条例》,并结合各地湿地现状制定完善相关地方法律法规。
三是发展生态旅游。 鄂尔多斯湿地景观特色浓郁,湿地包含了湖泊、河流、沼生及草甸,有着景观多样性,构成独具特色的景观。保护区内有着多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东方白鹳、大鸨、遗鸥等。非常适合打造集观光休闲、健身娱乐、观赏垂钓、水生植物品尝采撷等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度假胜地。
四是加强队伍建设 。 推行湿地管理关键岗位培训制度。湿地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必须参加相关培训,并获得合格证书。鼓励湿地管理工作人员参加各种形式的在职学习,不断提高人员素质。不断改革和完善湿地管理单位的人事管理、工资、奖惩制度等,吸引高素质人才参与湿地的保护管理工作。
五是加强科技支撑 。 开展湿地本底调查、资源监测、保护管理和资源利用的科学研究,同时要优先安排科研课题和经费,尽可能提供便利条件,研究成果优先用于湿地建设管理。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广泛建立对外联系,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引进先进的技术、信息、管理经验等,提高湿地保护建设管理水平。建立科研教学示范基地。通过与科研院校合作,进行湿地科学研究。
六是加大宣传力度 。 湿地建设管理是一项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公众的参与。应把加强宣传、不断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发挥湿地保护组织和团体在宣传方面的作用,调动社会各界参与自然保护事业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多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湿地对生态建设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发挥宣教中心的作用,通过举办夏令营、科普讲座等活动,将其办成中小学生学习、教育和生物教学科普的基地。充分利用“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爱鸟周”和“世界湿地日”集中组织开展大型宣传活动,扩大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