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盟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 建设亮点突出

23.05.2016  13:03

  进入4月份以来,锡林郭勒盟“十个全覆盖”工程全面开工。锡林郭勒盟各级党委、政府把“十个全覆盖”工程作为今年农村牧区工作的重中之重和脱贫攻坚的主要抓手,全力抓好工程建设,并在推进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工作中形成了一些可复制、宜推广的经验做法。

  今年,锡林郭勒盟各地按照“农村不漏一个自然村、牧区不漏一个牧民点(蒙古包)”的目标要求,将投入近58亿元,完成剩余208个行政嘎查村(分场)、1962个自然村(浩特)和6020个牧民散居点的“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任务及农村牧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同时对2014年和2015年已实施的工程进行“回头看”,重点加强工程的后期管护工作。

  西乌珠穆沁旗“十个全覆盖”工程从4月5日动工开始,多部门跟踪指导服务,农工部、住建局、审计局、食品药品及工商质监局等部门也对各苏木镇的开复工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对手续不全、程序不规范、质量不过关等问题及时整改纠正,保证各项工程全面有序推进;镶黄旗从目标任务、备工备料、开复工、环境卫生整治、宣传发动、资金筹措等六个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动“十个全覆盖”工程顺利进行,并针对当前城乡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倾全旗之力打响了一场为期40天的环境卫生整治攻坚战;正镶白旗从4月10日起,开展“十个全覆盖”工程百日竞赛专项行动。全旗上下先实施农牧户的危旧房、棚圈、院墙、凉房等拆除和新建工程,之后进行街巷硬化、美化、亮化等公共部分的扩面工程,力争7月底前完成示范村的各项工程,其他各自然村浩特建设工程于8月底前基本完工。

  目前,锡林郭勒盟已完成本年度“十个全覆盖”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合同签订、资金筹措、危旧房拆除协议签订等工作,各项土建工程已全面复工。锡林郭勒盟各地力争9月底实现土建工程全部竣工,11月底前完成工程的验收、决算、审计等工作。

  锡林郭勒盟在推进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工作中亮点突出。住房方面,通过外墙保温为主的节能改造后,室内温度提高3—5摄氏度,可节省燃料20%—25%;通水方面,对未纳入国家规划的缺水地区,采取盟财政投资和牧民自筹10%相结合的方式,在北部6个缺水牧区旗县推行储水窖工程,配套组建送水服务队,同步实施牧民居家通给排水工程;通电方面,积极延伸电网供电能力,提高新能源风光互补供电服务水平。在牧区启动实施了新能源通电设备升级改造工程,筹集专项资金18亿元,用三年的时间将3.7万户牧民的通电设备升级到2000瓦以上;广播电视通讯方面,在努力增加盟旗自办节目接受率的基础上,在全区率先启动了牧区无线宽带试点工程,同时积极申报国家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工程,今年拟为238个行政嘎查村接入或升级宽带;社会保障方面,在全区率先推行高龄津贴普惠制,并降低收益年龄至77周岁,部分旗降低到75周岁。

  结合牧区实际,以“便捷、实用和缩小服务半径”为目标,在苏木镇或已撤并苏木镇所在地及人口相对聚集的地区,实现道路、医疗、文化、教育、购物等公共服务的覆盖,缩小服务半径,同时通过设置流动卫生院、配套家庭小药箱、安排流动便民超市等创新模式,真正做到符合牧区生产生活实际的全覆盖。

  各旗县市(区)因地制宜地复制推广“单户散居的家庭牧场、浩特聚居的联户经营、原址改造的村容村貌整治、移民村的特色产业、城镇聚居的多种经营”五种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模式,加大基础设施和产业扶持力度,为农村牧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 巴菊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