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草根”村官的浓浓为民情怀

22.03.2016  14:07

  “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这是一名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孙义朴实而又真诚的话语,就是对为民、务实的最好诠释。

  “我是农民的子孙,对这片土地的感情是深厚的。田野山川,沟沟坎坎,每一条胡同,闭着眼,都不会走错。既然在村干部这个位置上,就要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好事,这是一名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扎鲁特旗巴彦塔拉苏木电报局村党支部书记孙义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过去,我们村由于土地贫瘠,种植结构单一,全村年人均收入才三四百元,是有名的贫困村。这些年,孙书记带领我们搞养殖合作社、建大棚种植蔬菜、应用玉米膜下滴灌等技术,村民的小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特别是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以来,我们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其中,孙书记付出的心血太多了。”漫步在平坦如砥的水泥路上,说起村子的变化,村民侯占岩百感交集。

  今年64岁的孙义,是土生土长的电报局村人。为了让村民尽快致富达小康,2012年,孙义组织村里成立了养羊专业合作社,进行统一养殖、统一销售,改变了过去村民分散经营、单打独斗的传统模式,增强了抗御市场风险能力。村民庞洪生一直搞养殖,但是始终没有什么起色。加入合作社后,各项收入一年就达到8、9万元

  依托区位和交通优势,孙义还带领村民搞大棚蔬菜种植,通过到外地学习和聘请技术员现场指导,30多户种植户每年仅大棚蔬菜收入就达到10万元。

  村民孙晓伟一家原来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在孙义的鼓励下,他和妻子承包了村里的4座大棚。一年四季轮茬种植西红柿、芹菜和其他叶菜。由于他擅于动脑子、讲科学,每年大棚收入都超过12万元。小两口又流转了村民100多亩土地,年年收入都达20万元。

  2013年,孙义又在村里推广玉米膜下滴灌种植技术,当年就实现了亩增收500元。近年来,全村玉米膜下滴灌种植面积发展到3000亩,仅此一项就为村民人均增收近500元,使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1.2万元。(特约记者 刘浩淼)

[责任编辑 李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