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力”齐发 驱动内蒙古创新发展

08.07.2016  20:40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十三五”规划中的五大发展理念,创新位居首位;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强调,“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科技创新已成为当前我国进军世界科技强国的冲锋利刃,成为各省市区实现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内蒙古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深入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切实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区域优势及产业特色,精准施策,创新驱动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

内蒙古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结合市场需求的新变化、新特征和地方经济特色,调整产业结构和科技发展方向,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2012年内蒙古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围绕现代农牧业、生物技术、蒙医药、生态环境、稀土及新材料、人畜共患病防治、高端农牧业装备制造等领域进行攻关,在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绿色农牧业、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十二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贡献率由32%增长到42%。

向科技成果转化要生产力。 在经济新常态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生产力水平成为推动区域发展关键。“十二五”期间,加大力度组织并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示范项目,搭建各类科技会展、科技大市场、内蒙古科技创新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等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在实用技术成果转化中取得了系列成果:全球首条工业规模高温气冷堆核电燃料元件生产线在包头投产,产品已成功应用于第四代核电站示范工程;世界首台3.6万吨黑色金属挤压机成功投产垂直挤压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打破国外技术和产品双重垄断,实现了我国重型挤压技术的跨越发展;国内首条煤间接液化制取煤基合成油生产示范线实现年产煤基合成油16万吨;稀土领域新技术、新工艺的广泛应用,使离子型稀土资源综合回收率由不到50%提高到75%左右,稀土永磁体高端市场占有率由15%提高到35%;以“两改一增二保”为核心的玉米丰产增效技术,实现百万亩连片高产示范,最高产量连续多年创造东北春玉米高产纪录……通过项目引导、政策扶持以及对科技成果转化激励,仅2015年,内蒙古共转化重点成果160项,引进推广了一批新品种、新技术,实现了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的有机结合,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向关键技术攻关要推动力。 内蒙古要突破资源的低水平、低效益、低质量的开发与利用以及生产要素重新组合,必须优化新的生产方式与模式,必须提升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和创新能力。“十二五”期间,内蒙古加快在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农牧业、人口健康、民族医药、生态修复等领域的关键技术攻关步伐,一些重大技术成果跻身全国乃至世界先进行列,一些前沿技术开始进入并行、领跑阶段。诞生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台全断面高效掘进系统,它将过去分步实施的煤炭采掘、运输、除尘等多道工序整合到同一设备上同时生产,实现了掘锚平行作业、多臂同时支护、连续破碎运输和智能远程操控的高效一体化作业,使目前的采掘效率提高10倍;成功研制了中核北方“CAP1400自主化燃料”的原型组件,它突破了关键材料研制、格架条带冲制、管座精密一体化铸造、镀镍吸氢装置加工、掺氧化铍芯块烧结等制造技术瓶颈;还成功研制了“大功率AT变速器”、“民用大容量磁制冷机”;建成投产年产20万吨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生产线;构建了布鲁氏菌病防控关键技术研究及布氏菌流行株基因组数据库;突破了重稀土扩散技术及零重稀土技术、重大自然灾害预测预报与监测预警、典型区域生态恢复治理、防沙治沙技术集成等关键技术,这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成功拓展了内蒙古经济结构升级的新生产方式与商业模式,推动内蒙古向科技强区迈进。

向科技人才要保障力。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拥有和掌握先进科技高层次人才,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内蒙古将吸引人才、管好人才、用好人才充分突显科技人才的作用作为工作目标。“十二五”以来,在“人才强区”战略和“草原英才”工程指引下,不断加大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建设,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按照产业(项目)、人才、平台一体化建设原则,从项目安排、资金投入、平台建设、成果收益分享以及各类奖励政策等方面,进行统筹,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十二五”期间,柔性引进院士共81名,院士专家团队480名,拥有科技人才716人、创新团队176个,19个创新人才培育基地入选国家、自治区创新人才计划。拥有自然科学类高层科技创新人才团队45个,形成了一支近5000人的坚实基础研究队伍。

向基础研究要支撑力。 基础研究是实现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源头之水。“十二五”期间,内蒙古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经费5.86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近3.4倍。投入自然科学基金研究累计11200万元,支持基础研究项目2155项,单项支持强度最高达到80万元。通过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和引导,内蒙古加强农学、畜牧学科的基础研究,加固内蒙古民生、农牧民生活水平基础。加大对材料、信息等学科的前瞻性研究,为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进行攻关突破。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迈向了世界前沿,率先在国内完成了乳酸菌的基因全序列测定,诞生了世界首例转乳糖分解酶基因奶牛,培育出转基因克隆绒山羊、绵羊、马鹿。成功获得了双峰驼、单峰驼和羊驼的高质量基因组序列。在“十二五”期间,草原生态研究领域首次获得国家973计划项目资助。全区累计发表学术论文20245篇,其中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14483篇。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内蒙古基础研究工作稳步推进,原始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向科技体制改革要驱动力。 进入新常态的内蒙古经济,经济下行压力倒逼经济发展转变方式,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势在必行。内蒙古科技坚持改革引领,着力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体制机制创新,制定了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中长期规划,印发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实施方案,以重点、关键点突破带动全局。依靠完善立项流程、规范资金管理,打破科技资源配置瓶颈和提高资源要素配置的匹配性和有效性,“十二五”期间相继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加强科技项目和资金管理的意见》、《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储备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等一批破除科技管理体制机制藩篱的改革措施,创新性地建设科技项目储备库。

为解决科技资源利用率低、科技和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出台并实施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大型科研仪器及科研基础设施开放共享的若干意见》、《内蒙古自治区科技专项资金后补助管理办法》。

在全社会积极开展创新创业的浪潮的大背景下,颁发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众创空间的实施意见》,营造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

改革创新了科技资金投入机制与激励措施,设立内蒙古协同创新股权投资基金,首期募集资金4.48亿元,注入高新企业,支持企业新三板上市。

向创新平台和创新主体要突破力。 创新平台和创新主体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的主要要素及主要基地。近年来,内蒙古科技重大专项的87.6%的经费投入到企业,带动企业创新投入36亿元。内蒙古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的获奖项目中,42.5%被企业摘取。“十二五”期间,内蒙古积极打造国家级的创新平台及载体。新增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增6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新增2家国家级企业重点实验室、新增3家国家地方联合共建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引进建立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建立38家新型研发机构、214家企业研究开发中心、69家院士工作站等一批重要研发平台。

十二五”期间,内蒙古扎实构建产业创新链。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支持等方式,围绕自治区优势特色产业并结合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组建了覆盖全区12个盟市的38家集产学研用为一体的、以企业为主体、实行理事会领导的新型科技研究开发机构,投入资金7亿元,带动盟市和企业投入超过15亿元,组建22家以企业为核心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内蒙古大力推进并优化区域创新主体。“十二五”期间,认定了自治区众创空间试点70家、众创空间试点培育23家、大众创新创业示范区1家。2015年,自治区共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5家,全区累计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4.2%,远高于工业企业总产值3.5%的增长率。

向科技合作交流要催化力。 内蒙古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目前,建立了7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并利用基地先后引进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瑞典、英国等高新技术人才24名。金宇、伊利等企业在欧美发达地区建立研发基地,部分技术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十二五”期间与美国、俄罗斯、日本、蒙古国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在农牧业、工业、矿产资源、环境治理等多领域开展多方位,多角度的合作与交流,承担完成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近40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各类科技奖80多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60多项。

借助“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通过举办中国—蒙古国技术转移暨创新合作大会、中蒙科学技术交流展等各博览会、交易会,共展览展示现代农牧业、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民生科技等领域2000多项科技成果,协议金额31.98亿元。在经济下行的形势下,内蒙古全年技术市场成交各类技术合同2653项,实现合同金额189.92亿元,同比增长20.45%。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重头跃。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的召开,吹响了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的号角;刚刚闭幕的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擂响了全区迈向创新型内蒙古的战鼓。全球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及产业变革在加速演进,群体性技术革命将引发国际产业分工重大调整,科技创新在重大的历史机遇和严峻的挑战面前,创新驱动成为发展核心动力,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形成创新发展合力,最大限度的释放创新活力,促进经济形态、分工及结构更高、更细、更加合理的发展,全力推动内蒙古建设创新型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