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名“缺管”少年的“行窃”人生
原标题:七名“缺管”少年的“行窃”人生
15岁、17岁、18岁,辍学、离异、脱管,这样的字眼使得7名少年的人生轨迹偏离了正常轨道。
7名辍学在家的少年,为了获取上网、娱乐、找对象等所需的钱财,选择了一条不归路,他们结伴流窜在呼市的大街小巷,出入多个居民区,盗窃自行车、电动车,甚至还翻窗入户,入室行窃。
“他们或是初中没上完就辍学在家,父母离异,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或者父母在外打工,忽略对他们的约束。他们便纠集在一起进行盗窃。”呼市公安局城南分局刑警大队大队长杜胜利无奈地说。
结识
从9月25日开始,小龙的行动受到了父母的严格限制,从他记事到现在,这样的情况实属首次,这跟几天前,他被警方带走有直接关系。
15岁的李小龙,是乌兰察布市凉城县人。5年前,他跟随父母来到呼市,住在玉泉区西菜园附近一间平房,小龙在玉泉区一所学校上学。父母为了赚钱,四处打零工。经常是小龙还没醒,父母就已经外出,小龙已经入睡,父母才回家,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至今。
今年暑假,跟不上学业的小龙,不顾父母的反对辍学在家。
与小龙情况类似的还有明明。
17岁的明明,几年前,跟随打工的父母来到呼市,暂住在玉泉区西菜园。父母将明明送到玉泉区一家私立寄宿学校。厌倦了课堂的明明,在一年前辍学,开始在社会上闲逛。
相似的经历,相同的生活背景,明明和小龙在上网期间熟识起来,两人经常搭伴一起外出上网、唱歌。在玩耍期间,先后结识了同样在社会上厮混的小猴、帅帅、小米、大军、刚子等人。
小猴、帅帅分别来自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和察右后旗,小米、大军、刚子都是土生土长的呼市郊区人。小米和刚子父母离异,他们都是跟随父亲生活,因为父亲忙于赚钱,他们长期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小猴、帅帅的经历与小龙类似,这5人也均辍学在家,整天在社会上厮混。
落网
“当时也没有谁组织,就是上网没钱,就想上哪里去搞点钱。”7人为了支付开销一拍即合,选择以盗窃作为生财手段。
6月初,明明、小龙、小米等人,来到玉泉区一小区,他们发现楼下有2辆电动车,明明在附近放哨,其他人上前合力将电动车抬出小区,在小区外将电动车锁头砸坏骑着离开。
从今年6月份开始,明明、小龙一行人便开始行窃,他们通常没有目标,打上出租车在呼市市区闲逛,在大约夜里12点到凌晨4点期间作案,通常选择无人看管或者看管不严的小区盗窃自行车、电动车。有时候一晚上没有收获,他们便会在外面蹲守,看到屋内无人居住他们便会攀爬上去,撬开窗户入室盗窃。
今年8月底,呼市开发区炼油厂生活小区有居民的电动车、自行车陆续被盗,在接到报案后,呼市公安局城南分局刑警大队便开始着手调查,根据附近的监控录像和摸排,民警迅速锁定多名嫌疑人。
9月16日,民警在回民区公园北门附近一家网吧,将正在玩英雄联盟的小龙抓获,在对小龙突审后,民警在回民区中山西路附近一间出租屋内将明明、小米等6人抓获。
据了解,他们通常将自行车以200元到500元不等的价格卖掉,将电动车以500元到1000元的价格销赃,将所得财物平分后,用于上网玩游戏,唱歌、吃饭。
9月16日,呼市公安局城南分局在呼市公安局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将7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在审讯后7人交代,他们伙同他人,在6月、7月、8月,先后在呼市玉泉区、赛罕区、回民区等多个小区内入室盗窃金银首饰、电动车、自行车等物,共作案30余起,涉及财物40余万元,他们将盗窃的财物,卖给玉泉区辛辛板的一家由夫妻俩共同经营的二手车店。9月27日,涉嫌购买赃物的包某夫妇被警方控制,长期盘踞在玉泉区辛辛板的收赃点被警方打掉。
目前,涉案的7名犯罪嫌疑人,因3人不满16岁由家长带回监管,其他5人被警方刑事拘留。(记者齐晓英通讯员杜胜利)
[责任编辑 魏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