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到村三到户 帮民兴助民富

04.02.2016  11:35

三到村三到户 帮民兴助民富

 

固阳县是内蒙古包头市基础条件最差、人均纯收入最低、贫困人口最多、发展最为滞后的地区。1994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2002年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11年调整为自治区级贫困县。近年来,固阳县坚持“真扶贫、扶真贫,精准扶、扶精准,重点扶、扶重点,整体扶、扶整体,长远扶、扶长远”的30字方针,围绕提升贫困人口自我脱贫能力,持续稳定增加收入这个核心目标,切实创新扶贫机制,转变扶贫方式,突出精准发力,推进精准扶贫脱贫,为加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基础。“现在按照自治区党委的要求,到2017年要摘掉区级贫困县帽子,两年之内摘贫困县帽子不能停留在形式上,更要在实质上给全县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待。”两年前,赵君担任固阳县委书记起就对固阳县贫困状况摸清了底数,县委班子几次会议确定了固阳县围绕六个方面精准扶贫并重点推进。

加大整合力度

找准与重点项目的结合点

扶贫攻坚与自治区提出的“十个全覆盖”工程进行有机结合。2015年,固阳投入4.59亿元完成75个村的“十个全覆盖”工程,达标村36个,示范村10个,公路沿线村容村貌整治村29个。

固阳县扶贫办积极对接协调发改委、水务局和农牧业局,将涉农项目在贫困村整村实施推进,提高了土地生产能力,加快了土地流转速度,形成了持续稳定的脱贫模式。该县扶贫办公室主任沈鹏俊说:“去年,我县投资4615万元完成了42192亩土地整理;投资1000万元完成了1.2万亩节水灌溉;投资4.5亿元修建326公里通村公路和村内巷道。通过实施以上基础设施项目,使60个贫困村的生产条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升。

创新驱动

找准金融撬动的支点

借助固阳县被确立“全国小额信贷示范县”之春风,从2013年起,自治区为固阳县注入1000万元金融扶贫担保风险金,县财政拿出1000万元作为政府担保风险金,金融机构以此扩大担保金规模。

固阳县推广“互助金”、三户联保、信誉贷、富农贷、强农贷等信贷模式。与金融机构协调对贷款条件差的农户给与降门槛、减手续、降利息,以保证贫困户拿到贷款发展生产提高收入。截至目前,为贫困户发放贷款7000万元,惠及贫困户300多户。

调整思路

找准全面脱贫的突破口

在固阳县60个贫困村中,通过摸底在有产业基础、群众基础、龙头带动基础和立地条件好的贫困村筛选出12个扶贫重点村,按照“一个贫困村、两个部门、三级干部”的工作机制,每一个部门对应一个村进行扶贫突破。其次,县包村干部与市级包村干部组成小组共谋出路共找办法,按照精准要求把村到位,部门对准,干部对准,项目对准,方法对准。去年,固阳县整村推进示范村实施生产发展项目112项,项目总投资6723.01万元,项目可覆盖农户13158户,贫困户6046户。

发展生产

找准利益链接的切入点

夯实种植产业链条。以种植“一薯,二粮、三油、四杂”为主的种植链条,指定向保底收购机制落实,把产供销一体化,形成有机完整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种植有计划、收入有保障的目标。

夯实养殖产业链条。按照因人而异、因需而定、政府引导、自主选择的原则,固阳县形成了市场有份额、公司有规模、合作有基础、自养有补贴、收入有提高的养殖格局。在试行“放羔代养”“借母还犊”“以羊换房”“借鸡下蛋”等模式中取得了实效。

该县与“三主粮”集团的合作,试行了“千亩单元、种养结合”扶贫模式,实行订单农业,提升农产品品质。通过产业拉动,立足包头市场,打造固阳的土特产品牌。形成产品有特色、市场有门店、加工有基地、种养殖有计划、收入有保障的种养殖业格局,实现老百姓脱贫致富。

全面协调

找准社会帮扶的助力点

统筹协调全市帮扶单位、企业、和“三到村三到户”驻村干部帮扶,在试点村深入开展县级领导“七个一”、科级干部“一对一”结对帮扶引领活动。昔连脑包村民王巧云一个孩子读研究生一个读大学本科,每年花费三四万元这就使她家又返回到原来的贫困程度。2014年,固阳县组织“名人回报”“能人引领”等活动,使其投资创业、捐资助学等引导社会资金、项目聚焦试点村的扶贫开发工作。

定向扶贫

扶准分类脱贫的薄弱点

固阳县通过“转、救、保”形式扶助定向群体。“”就是通过土地流转把贫困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以技能培训等就业服务,推动贫困劳动力向农业产业化转移、向城镇转移、向市民转移。“”就是及时给与专项救助。对由于突发性意外致贫返贫的群众,政府及时出手帮助其渡过难关。“”就是完善低保政策兜底。对那些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人口,通过社会保障实施政策性兜底扶持。从去年开始,固阳县65岁以上的老年人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群,政府决定实行低保、救助、试点建设互助幸福院捆绑等相关惠民政策,试点实施集中托底供养。(中国县域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