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农民”父子回乡助农脱贫

10.06.2020  19:11

    新华网呼和浩特6月10日电(曹桢)父亲李,53岁,曾是一名城市里的汽车修理工。儿子李鹏博,30岁,曾是一名法官助理。两代人都是农民的儿子,他们都曾离开土地,而后又双双归来,以农民的身份扎根土地,在脱贫攻坚一线携手奋战。

    6月9日,李宏(左)和李鹏博在温室大棚里查看辣椒育苗情况。新华网 曹桢摄

    夏日的清风刚刚拂过鄂尔多斯高原,李宏的温室大棚里,已经瓜果飘香。另一边,新培育的辣椒苗生长正旺,肥厚的西兰花在等待工人采收。

    这片670亩的土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如今,在科技加持下,成为当地脱贫攻坚的重要阵地。

    10年前,在外打工多年的李宏,回到了养育他的家乡。2013年,他成立了鄂尔多斯市宏野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再次将“种地”当成事业。2019年,李鹏博辞掉鄂托克前旗法院的工作,回到父亲身边,重拾“农民”身份。

    和父辈相比,同样是种地,但怎么种、种什么,李宏有不一样的想法。“以科技研发为基础、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示范引领为支撑”,这是李宏的种地原则。

    截至目前,宏野农牧业公司已建成14座高标准生态日光温室、1座大跨度智能温室大棚、32座拱棚、5000立方米蔬菜保鲜库……李宏在父辈耕耘了一辈子的土地上,建起了一家集特色种植、育苗、养殖、农畜产品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化农业公司。

    李鹏博在操作自动播种机播种辣椒苗。新华网 曹桢摄

    在流水线上播种,在厂房里育苗。回归土地的父子俩,将自己的身份定位为“三新农民”。李宏说,“三新农民”首先是观念新,其次是技术新,而在脱贫攻坚中,还要路子新。

    近年来,李宏牵头组建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推广“技术+服务+市场”型农企利益联结机制,通过统一种植品种、统一育苗供应、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产品销售的方式,联动周边800多户农户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共同转型“三新农民”,实现脱贫致富梦想。

    而李鹏博对“三新农民”还有更多新想法。他说,把一家农牧业企业经营好,还需要不断学习现代化管理思路,将企业纳入现代化管理体系。今年,他会为自己的特色农副产品打造特色品牌,并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将它们推向更大更远的市场,带领更多农民奔小康。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