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内蒙古气象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6亿元

16.07.2020  22:40

    新华网呼和浩特7月16日电(曹桢)今年上半年,内蒙古自治区多地出现干旱、暴雨洪涝、冰雹、大风等气象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6亿元。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副局长刘海波介绍,今年上半年,内蒙古自治区气候呈现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特点,平均降水量为103.3mm,接近常年同期,平均气温为2.3℃,较常年同期高1.3℃。

    6月1日入汛以来,内蒙古出现7次大范围降水过程,主要集中在中部以及东部偏南地区。最大过程降水量出现在赤峰市宁城县道须沟,为131.9mm。上半年多地出现干旱、暴雨洪涝、冰雹、大风等气象灾害,致使65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444万公顷成灾面积15万公顷,绝收面积3万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6亿元。

    5月中旬,内蒙古干旱面积达到最大,为58.1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9.0%,牧区旱情重于农区。截至7月14日,内蒙古仍有干旱面积45.4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6%,重旱以上牧区主要在阿拉善盟额济纳旗、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和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鄂伦春自治旗、额尔古纳市。

    进入汛期,内蒙古23个旗县出现局地暴雨洪涝灾害,4.9万人和3.6万公顷农田受灾;36个旗县出现冰雹灾害,造成35.4万人和17.6万公顷农田受灾,其中成灾面积10万公顷;17个旗县出现大风灾害,14.9万人和10万公顷农田受灾,其中成灾面积4.6万公顷。7月10日,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玫瑰营镇和乌拉哈乡出现龙卷风天气,造成1470人和1000公顷农田受灾,91户房屋受损。

    刘海波说,今年以来,内蒙古各级气象部门高效开展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气象防灾减灾部门合力提升,预报精细化水平和准确率提高,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增强,人工影响天气效益持续提升,在抗旱减灾、生态修复、森林草原防扑火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内蒙古主汛期旱涝并存
  记者从自治区新闻办召开的2020年上半年全区气新华网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