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考生父母聊一聊

30.05.2016  10:48

  吕联义

  一年一度的高考在即,有些考生父母的心理紧张程度,可能并不亚于考生。但是,不管是沉稳的,还是直爽的,都会或多或少地表现在言语、行为中,一定程度上给考生增加心理负担。

  当然,说不紧张是假话,高考毕竟是孩子的第一次人生大考。正如人们所说,高考,明考学生,暗考父母。作为家长一定要想办法把这种紧张降到最低点,在暗考中考出优异成绩,帮助孩子轻装上阵。同时,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切身实际为其选择学校、制定奋斗目标。

  正在写这篇稿子时,从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让人心痛,感觉有必要与考生家长分享。这篇文章说的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女教授,其女儿从咿呀学语,到上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都比其他的孩子“笨”一点,但女教授就不愿承认这个现实,其理论是“我们夫妻一个是35岁时就破格晋升为教授,一个是身居高位的公务员,基因很好,孩子不可能‘笨’,只要加大压力,就一定会出人头地。”在这个荒谬的理论支撑下,女教授从小学到高中都为孩子聘请了老师辅导,孩子十几年既没有自由玩耍的时间,也没有可以自己安排的时间。

  在这种“霸王硬上弓”的强力推动下,女儿确实考上了妈妈心中的理想名校。但是毕业后,女儿很了解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想去乡村支教。女教授听后暴跳如雷:“教授的女儿怎能当乡村老师?”于是,女教授通过各种关系把女儿安排到一家知名律师事务所。上班当天,因工作中一件小事,女儿感觉到自己确实比别人“笨”,确实不适合在这里工作,于是在下了《妈妈,我去天堂了,这里太累》的遗书之后,飞身从21楼跳下…… 很痛心,但是谁之过?这篇文章值得所有家长沉思。

  为此,想与考生家长聊一聊孩子的“聪明”与“笨”。过去人们都将“聪明”与“笨”作为“唯心论”来批驳,认为人出生都是一样的,将来能否有成就全靠后天努力。其实,这是不科学的,人与人之间本身就有各方面的差别,擅长的领域也各有千秋,“三分天才,七分努力”的警言不是凭空臆想出来的。马克思为什么7天就能掌握一门外语?苹果掉到无数人头上都无动于衷,为什么掉到牛顿头上就诞生了万有引力定律?为什么有的人读书看一遍就记得很清楚,有的人读十几遍也记不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也充分说明:人类在思维能力、反应能力上本身就存在一定差异,这是不可否认的。所以,对于孩子的未来和前途,还是量体裁衣为好。

  《内蒙古日报》2016年5月30日09版

[责任编辑 魏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