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河区:民生党建激活发展生机与活力

23.03.2015  13:57

  投入60多万元,改善硬件设施,对全区确定的5个三类村全部实现转化升级;投入250万元,新建2个农村办公活动场所处,新增村民活动中心1320平方米;投入1668万元,对5个社区办公活动场所进行改建扩建,新增社区服务中心面积3548平方米……

  这些枯燥数字背后折射的是东河区实施民生党建的一个侧面。东河区把党建工作与民生改善相结合,以民生需求推动党建创新,以党建工作促进民生改善,深化了提高党建服务民生的新内涵,走出了党建和民生协同共进的发展新路径。

  直管社区

  服务居民“零距离”

  为“让居民少跑腿,让干部多办事”,北梁新区推行区直管社区的“两委一站式”服务模式,在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高效运行机制建设上下功夫,通过制定生活化与人性化的服务项目,引导社区干部提高服务群众的意识。针对居民日益多样化的服务需求,新区建立了集社区党建、街政民政、劳动保障、计划生育等10余项服务内容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大厅,为安置区居民提供“零距离”高效率的服务。同时根据走访居民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了《全程代办》、《首问负责》和《错时服务》等5项工作制度,进一步加强社区内部管理工作。

  社区为居民提供“大锅饭”和“小灶单点”两种服务模式。“小灶单点”即居民根据自身需求,直接来电来访要求社区提供单独服务;“大锅饭”即社区通过推选楼栋长、召开座谈会、入户调查等形式,主动问需于民,根据大多数居民的需求,合理设置服务项目,并协调相关部门提供公共性服务。通过像北一直管社区这种“你点我供”、定向服务的形式,党建工作找准了切入点和着力点,畅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2014年9月,北梁新区北一社区被包头市委组织部授予“包头市社区党组织建设示范点”称号。同年12月,被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授予“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示范点称号。

  “双服务”

  创建提升农村党建水平

  东河区以推进“双服务”全覆盖为目标,在河东镇、沙尔沁镇推进标准化农村社区服务站(室)建设,49个村标准化服务站(室)实现全覆盖。

  在此基础上,东河区将开展区、镇、村“三级联创”作为落实民生党建工作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建立了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村、村干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三联系”制度,42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先后深入农村联系点122次,帮助共建村党组织解决实际困难300多个。为了促使农民增收致富,河东镇王大汉村、东河村以党支部和党员为纽带,建立起“支部+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的“三结合”致富链。村支部积极发挥作用,引导王大汉村以集体、村民入股等形式投资5000多万元建成了4万平方米的仓储物流中心,沙尔沁镇党委先后引进农业公司5个,流转土地5260亩。去年,全区49个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了100万元的有5个,50万元以上的有8个,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00多元。

  “两个覆盖”

  推进非公企业发展

  “现在我们非公企业的党员不仅有了家,而且组织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这是骆驼酒业党委成员的一番感言。

  按照抓组建、促规范、创示范的工作思路,东河区着力在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已先后在104家非公企业和8家社会组织中组建了党组织,其中,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动态组建率达到100%。

  此外,区委组织部多次组织非公企业党员参观王若飞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活动形式上,突破“活动就是开会”的传统做法,由企业集中活动向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转变。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以脱产活动为主向结合生产为主转变。通过广泛开展“党员示范岗”、“公开党员服务承诺”活动,把党组织活动与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目前,全区已有8家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达到“双强六好”标准,被市委组织部和市“两新”组织工委命名为党建工作示范点。(杨恩杰)

[责任编辑 李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