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胜区:试点地区的新模式
原标题:东胜区:试点地区的新模式
金秋9月,记者来到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大学生创业园。内蒙古泰翁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的展厅里具有浓郁蒙古族特色的各类艺术品吸引了许多参观者眼球:团队自主设计的200余款蒙古族纹样特色布匹,精致的蒙古族服饰,定位高端、热销欧美的500余款身着华丽蒙古族服饰的人形玩偶——布特勒其……这个由归国蒙古族留学生巴特尔和29名国内外知名院校的优秀毕业生为核心团队组建的文化公司,选择回家乡创业,源于对家乡的感情和对国家民族政策的信任。
“创业初期遇到资金、推广等问题,东胜区民族宗教事务局请专家指导创业,帮助我们在鄂尔多斯机场设展柜展销产品。2014年,还授予公司‘少数民族大学生示范基地’称号。今年,还有一笔20万元的少数民族发展基金要到位。”巴特尔一口气列举了几项当地支持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的优惠举措。东胜区民族宗教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说:“为少数民族群众服务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这只是东胜区民族团结工作的一个缩影。东胜区总人口56万,有蒙、回、满等24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1%。近年来,该区以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提升少数民族服务管理水平、保障和改善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有了显著提高,先后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
东胜区每3年召开一次全区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每年9月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月活动,积极推进民族工作“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寺观教堂”,营造各民族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
作为自治区城市民族工作试点地区,东胜区率先在自治区建立了少数民族人口基本信息管理平台。信息平台终端已延伸到3个镇、12个街道办事处的26个行政村、72个社区,区域覆盖率100%,信息采集率100%。设立了“网上少数民族之家”“东胜民族之家”微信公众平台,为少数民族群众寻求创业扶持、贫困救助、政策咨询开辟了新渠道,为民族特色企业推广产品搭建了新平台。东胜区政务服务中心22个入驻单位编印了蒙汉两种文字并用的办事指南,配备专人为少数民族一对一服务,在全区27家金融机构的177个营业网点增设了蒙汉双语服务窗口。成立少数民族法律服务中心,提供免费咨询;成立清真食品监督管理小组,保障清真食品质量安全。
在民生领域更是加大对少数民族的扶持力度。为农村65岁以上少数民族老人发放老年补助每年每人1200元,对各镇、办事处600多户少数民族特困户、重特大病患者及宗教界人士帮扶救助,每年对50多名少数民族青壮年劳动力免费进行家政、技能培训,争取资金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帮助困难少数民族失业人员就业。每年安排10万元民族教育专项补助金解决民族学校教学设施配套及特色教育需要,每年安排中小学生补助金30多万元,蒙古族大学生就学补助金450多万元。
此外,东胜区投资建成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承研发中心,联合5个行业协会、100多家民族特色微型企业,成立以专家、学者、实业家、少数民族青年创业者为主体的东胜区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会,初步建成囊括民族服饰、传统手工艺、食品加工等行业的民族特色产业联盟,探索出适应新常态的民族工作新模式。(记者郝雪莲)
[责任编辑 魏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