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新闻点评】铁腕治理:让山川披绿天蓝水清

13.03.2015  10:34

  3月12日,本报全媒体报道两会视频节目《新闻点评》录制现场。全国两会全媒体报道组记者白雪摄

  主持人:白喜辉

  嘉宾:孙甲

  环保治污凝聚“铁腕”之力

  治理之策关注基础民生

  主持人:朋友们好!今天我们继续跟大家一起——看全国两会新闻,说国计民生大事。孙老师,从各媒体的报道中看,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一直是个热门话题。

  孙甲:是这样的。3月9日的新华全媒头条就播发了《为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生态文明建设纪实》的长篇通讯,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战略谋划,着力创新发展理念,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引领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奋勇前行。

  环保治污凝聚“铁腕”之力

  主持人:您知道今天是植树节吗?这应该是我国的第37个植树节吧。

  孙甲:是第37个。1979年2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建议,通过了将3月12日定为我国植树节的决议。我们在今天谈论生态和环保这个话题,别有一番意义啊。

  主持人: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这个“铁腕”的力度是空前的,就是要为环境疗伤、为民心止痛、为民生加分。

  孙甲: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要久久为功。这些论述,指明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力方向。

  主持人:报告中提出了铁腕治污的一系列硬措施,给今年的主要污染物减排设定了硬指标,在大气污染防治上要实行区域联防联控,促进重点区域煤炭消费零增长,水污染防治要实行从水源地到水龙头的全程监管。

  孙甲:报告还提出,要对偷排偷放者出重拳,让其付出沉重的代价;对姑息纵容者严问责,使其受到应有的处罚。这就是说,要让环保执法这把双刃剑的“双刃”都发挥威慑力。

  治理之策关注基础民生

  主持人:代表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直接反映了社会各界对环境质量这个基础民生问题的高度关切,充分体现了为人民群众代言的风采。

  孙甲:代表委员们确实提出了不少高质量的环境治理之策。内蒙古蒙草抗旱研究所所长王召明委员提出,应该变环境危机为转型发展机遇。他认为,必须推动过剩产能和过度污染企业“关、停、并、转”,但不能用行政命令“一减了之”,应该多借助市场的力量。

  主持人:青海省的王予波代表认为,治污首先要抓干部、抓问责、抓作风,治污先治吏。这个意见,给环境管理工作开出了方子。

  孙甲:江西省的殷美根代表提出,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系统性问题,抓环境治理必须从源头改善生态环境,开展“净空、净水、净土”专项整治。

  媒体发声呼唤蓝天碧水

  主持人:各路媒体也频频发声,把两会的政策信号和代表委员们的真知灼见,及时传递给全国人民。

  孙甲:据《人民日报》全媒体消息,习近平总书记3月9日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时,细问生态环境,还特别过问了东北虎的情况,提出要遵循自然规律,扎实做好保护工作;《人民日报》3月11日的一篇报道发问:《废旧节能灯都去哪了?》,呼吁回收节能灯,避免汞污染;同一天的《新华每日电讯》发表了《老乡喝脏水日夜心难安》的文章,提出了推进安全饮水全覆盖的问题。

  主持人:《人民日报》3月10日还推出了整版报道,从多个角度关注环保主题。《中国环境报》对新任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记者会上提出的四个方面治霾措施,给予了高度关注。

  孙甲:3月11日,《内蒙古日报》采用“1+1”的形式,集中报道生态保护与建设的话题:头版刊发全国两会特稿,特刊1版刊发整版特别报道。同时,特刊3版也在说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事儿,与特稿形成呼应。

  主持人:开头我们说到了3月9日新华全媒头条播发的长篇通讯,里面有一段这样的描述:“让山川林木葱郁,让大地遍染绿色,让天空湛蓝清新,让河湖鱼翔浅底,让草原牧歌欢唱……”

  孙甲:真希望这幅和谐美好的画卷马上就能变成现实,铺展在祖国的山川大地上!

  (全国两会全媒体报道组吉莉黄永锐王远征刘春许晓岚整理。视频节目见内蒙古新闻网、正北方网、你好·内蒙古客户端)

[责任编辑 魏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