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赉湖公安民警救助两只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大鵟
本网讯(记者 孙静华) 目前正值达赉湖国家级保护区大量野生鸟类繁殖期,呼伦贝尔市公安达赉湖分局民警加大保护力度,为幼鸟平安生长护航,一些因伤病、落单需要救助的野生鸟类能够及时得到救助,获得新生。近日,在达赉湖保护区,又有两只没有野外生存能力的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大鵟幼雏被达赉湖公安分局红旗派出所民警救助。
民警在给两只大鵟幼雏喂食7月20日,记者来到位于呼伦湖西岸距市区50多公里的红旗派出所,见到了这两只大鵟幼雏。两只“大鸟”貌似老鹰,体长大约50公分左右,样子很凶猛,当人们靠近抓它时,会遭到它们钩子般锋利的尖嘴和利爪的攻击,民警在喂食的过程中不小心手臂瞬间就被它们啄出几道伤痕。据派出所民警介绍,这两只“大鸟”是他们两天前在呼湖畔巡逻当中救助并带回派出所的,经过对它们的身体进行全面检查,未发现伤痕,但从绒毛尚在来看是两只孵化才一个月左右的幼鸟,还处于发育阶段,不会飞行。救助当天,经保护区野生动物专家鉴定,该鸟系国家重点二级保护动物——“大鵟”,系鸟类隼形目鹰科,属濒危物种。主要栖息于山地、裸岩、峭壁及平原、草原、水库等环境,主要以鼠类、野兔、蛙、体弱小鸟为食,在草原保护中具有很大作用。另据专家介绍,鵟是体积仅次于雕类的大型猛禽类,因为珍稀所以以前人们很少能看到它们的踪影,现在随着达赉湖保护区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有不少鵟都迁徙到这里来生存,它们是夏候鸟,呼伦湖这个地方对它们生存是非常有利的。
在派出所,记者看到民警对两只大鵟进行了身体健康检查和体态体表测量登记,目前,这两只大鵟发育正常,每天能食2两肉。放飞前,民警为两只大鵟带上了准备好的脚环,据了解,环志主要是研究鸟类的生命史,包括迁徙路线,高度、距离等,通过这些信息可以获得气候、生态变化的数据,为农牧业生产以及航空方面提供重要信息。
由于大鵟幼雏目前的发育状况还不适应野外生存,民警决定将它们安置派出所继续饲养,待它到可以独立在野外生存了,准备将它放飞。
[责任编辑 孙静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