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铁京新高速:抵御特大洪灾彰显央企担当
中国中铁京新高速项目被淹房屋 雷歌 摄
中国中铁京新高速项目员工开始清理淤泥 王金红 摄
中国中铁京新高速项目第五项目部领导日夜值守在抢险现场 李经萍 摄
本网讯 6月3日凌晨,地处内蒙古阿拉善盟的中国中铁京新高速公路项目遭遇了今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灾侵袭。
截止发稿时,受灾最严重的第五项目部(中铁港航局三公司)拌合站、三工区驻地一片汪洋,全部被洪水淹没。因项目部提前防范、措施到位,未造成人员伤亡,抢险工作持续进行中。
中国中铁京新高速公路项目地处戈壁沙漠地区,该拌合站去年夏季曾遭遇过一次突发大洪水的侵袭。今年刚刚进入汛期,项目部及时总结洪灾防范经验,于5月中旬对防洪防汛工作做了重点安排部署。5月20日,项目部调动充足的机械设备和人员,对古河道再次进行了疏通,对河堤进行了加固处理,对三工区和拌合站周边进行了筑堤防护,并派专人观察天气变化和河道上游水域汛情,进一步完善防洪防汛预案,以应对突发汛情,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6月2日晚8时许,项目周边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黑压压的阴云滚滚而来,大风暴即刻而至。第五项目部负责人谢秉军、党工委书记何明江立即启动防洪防汛应急预案,迅速部署一工区、二工区、三工区和各站、点做好防洪防汛准备;调动11台挖机,对古河道进行再次疏通,对河堤进行再次加固,加高加固三工区和拌合站防洪沙堆。全体人员进入紧急状态,随时待命,副经理栗生坤奔赴三工区和拌合站重点防洪区域,现场值守,随时通报汛情。
晚9时许,乌云压过项目部头顶,顿时,大风夹杂着雷雨冰雹倾泻而下,瞬间天地间一片恐怖。晚10时30分,观察哨发现洪水沿古河道进入了三工区和拌合站驻地,防汛人员立即加紧防备。11时许,第一次大洪峰抵达防范区域,防汛人员持续加固河堤,洪峰安然度过。防汛人员喘过一口气,继续加紧防范。
6月3日凌晨3时许,第二次大洪峰滚滚而来,冲击着河堤。一工区、二工区的增援人员赶来一同战斗。洪峰太凶猛,面临决堤,他们奋力拼搏,死守河堤。夜晚寒风凌冽,全体人员众志成城,没有一个人退缩,战斗在抗洪抢险第一线。
凌晨5时许,第三次洪峰以排山倒海、压倒一切之势,凶猛咆哮而来,迅猛地冲击着河堤。第三次洪峰太猛了,砂石垒成的防洪堤经不住洪水猛兽的撕咬,终于决堤。防护栏杆、防护墙被瞬间冲毁,洪水肆意冲进三工区驻地、冲进拌合站施工区域,并快速上涨。三工区驻地、拌合站、预制场、水稳站、沥青站一片汪洋。半小时内,洪水迅猛上涨到50厘米,地势低洼地段的宿舍进水后,床铺被淹没,三栋半洼式帐篷被全部淹没,地磅台、配电柜等被狂风掀翻,被暴雨侵袭。整个三工区和拌合站全部被洪水包围,成为一座孤岛。
由于现场洪水过大,一般车辆已无法进入现场。谢秉军、刘群厚等项目领导顾不上脱鞋,顶着寒风暴雨,带头跑进洪水中。何明江安排食堂准备馒头、煮好鸡蛋送上前线,办公室将方便面、饼干、矿泉水、棉被等快速送到现场,医疗室医生罗志华奔赴现场,参与救援工作,为保证抢险人员饮水,项目部搜集了所有开水瓶,装上开水,送往现场。
6月3日7时左右,洪水保持着平稳之势,与抢险人员对峙着。9时许,抢险人员团结奋战,洪水缓缓退却。抢险人员忙着抢救公私财务,清理被淹没的宿舍。项目部立即安排忙了一晚上的劳务工们先吃饭,并在现场临时搭建锅灶,给大家煮面条。而项目部内部员工们则只肯馒头,继续坚守。罗志华医生背着药箱,为抢险人员检查、施救。
出差在外的中国中铁京新高速公路项目总包部总经理、党工委书记孙玉国第一时间得知第五项目部受灾消息后,立即指示项目部以人为本,注意人员安全,时刻防范次生灾害的发生,同时安排临近的第四项目部(中铁二局)、第六项目部(中铁航空港)在做好自身抢险的同时,抽调人力物力火速支援受灾严重的第五项目部。
在中国中铁京新高速公路项目总包部的果断决策和兄弟单位项目部的大力支援下,通过第五项目部全体员工和劳务工的顽强奋战,灾情已经得到初步控制。
大灾必有大爱,在特大洪灾侵袭之时,中国中铁人彰显央企担当,发挥集团优势,在环境异常艰苦的京新高速公路建设工地,谱写了一曲沙漠戈壁团结协作、抗洪抢险奋勇争先的壮美赞歌。(雷歌 陈墨)
[责任编辑 哈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