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文化盛宴 丰富精神家园 ——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巡礼文化惠民篇

06.07.2016  13:59

  为期9天,15项活动,吸引了几十万观众忘情欣赏……第13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已落下帷幕,而丰盈的文化记忆和精彩的活动瞬间仍在老百姓心中留驻。

  6月25日晚,在开幕式上,话剧《热土》的精彩呈现,赢得了现场观众雷鸣般的掌声。“5月份就看到《热土》在国家话剧院演出的报道,没想到这回在家门口看到了。”呼和浩特市民刘芳激动地说。

  6月26日,雕抟刻意——内蒙古雕塑艺术展在内蒙古博物院开展,形态各异的精美雕塑作品,吸引不少市民和游客拍照。

  6月27日晚,大型民族歌剧《爱在胡杨》在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音乐厅震撼上演,引来观众阵阵掌声和深深思考……

  留驻的记忆,远不止这些!13届草原文化节,13年精彩呈现,带给老百姓太多的欣喜与陪伴。第6届文化节,推出140余件草原文物精品和1500多种5000多册优秀图书音像进行展览;第7届文化节特别注重社区群众和农民工参与,以专场演出、邀请参与等方式让更多群众融入进来;第8届文化节,首次在民族电影展映周活动中,让民族题材胶片电影进影院,让数字电影进社区、进工地、进校园……

  话剧、歌剧、舞蹈、美术展、雕塑展、电影周、音乐会、文博会、小戏小品……为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多元文化需求,13年来,草原文化节不断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尤其是今年的草原文化节,在原有优秀剧节目展演等传统项目基础上,创新推出了舞蹈拔尖人才专场演出、文化产业博览会等6个项目,15项文化惠民活动成为历届草原文化节项目数量和形态最多的一次,让老百姓大呼过瘾!

  这是人民的节日。13届文化节,始终贯穿“文化为民、文化惠民”的理念,将一部部优秀剧目和民族电影,从城市向嘎查村辐射、延伸,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欣赏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

  第8届文化节历时1周,先后推出了优秀剧目展演、民族电影展映、民族舞蹈精品展示等8项活动,全区近20万名各族各界群众在文化节期间观看或参与了系列文化活动。第10届文化节上,音乐剧《阿拉善传奇》、话剧《黑骏马》等13台优秀剧节目共展演18场,现场观众达2万余人次……

  6月22日,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小黑河镇密密板村,第13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优秀剧目——晋剧《巡城记》在该村巡演,演员的精彩表演不时博得村民的掌声;前几日,喀喇沁旗乌兰牧骑的文艺工作者带着话剧《母亲》在达拉特旗巡演,为当地百姓送上了别样的文艺大餐;结束了第13届草原文化节开幕式演出,赤峰市民族歌舞剧院就带着话剧《热土》前往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等地进行巡演……

  “从第6届草原文化节以来,我们每年都深入到全区12个盟市、旗县、乡镇的建筑工地、农村牧区、厂矿、广场等进行公益展映,每年放映900多场,深受基层老百姓的欢迎。每年的9月份还要在各高校集中展映。”内蒙古电影集团副总经理臧志君说。

  多年来,草原文化节已先后推出原创剧目200多部、展演各类优秀剧目40多部、小戏小品100多部,已先后组织150多部民族电影、100多部优秀剧目下基层展映巡演。“这些年来,群众的参与度越来越高。草原文化节是遴选文艺精品、展示精品,这些精品的最终落脚点用于服务群众。每年我们都有60万左右的群众参与到文化节当中。”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宫秉祥说。

  在草原文化节的引导下,如今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开始走进剧场,走进影院。

  13届草原文化节,舞台上的故事越来越贴近百姓生活,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群众的文化生活。各类演出采取窗口低价售票和赠送相结合的方式,吸引群众广泛参与。

  观看演出的过程中,老百姓纷纷表示,“草原文化节上的剧目越来越接地气,这些剧情就是我们身边发生的事儿啊!”

  民族歌剧《爱在胡杨》将“沙漠愚公”苏和治沙的故事搬上了舞台;《北梁》讲述了包头市北梁棚户区改造的故事……一部部接地气的优秀作品,不仅深受百姓喜欢,还传递着崇德向善的正能量。“草原文化节已经成为我们每年期待的节日,这么多年来,观看文艺演出也成了我的习惯。”市民郭瑞说。

  “草原文化节已经举办了13届,彰显了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宫秉祥说。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共享文化盛宴,丰富精神家园,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正肩负着弘扬草原文化、展示文艺精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重要使命铿锵向前。在草原文化节的有力推动和示范引导下,全区各盟市也先后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节庆文化活动,一幅幅文化惠民的画卷在全区渐次铺开……(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郭俊楼)

  

[责任编辑 王美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