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时代

08.09.2016  21:15

  在一年一度的秋季新生入学和教师节到来之际,我用最纯真的感悟,回忆起难忘的中学时代和奠定我人生基石的两位班主任老师。

  1963年,我毕业于呼和浩特市麻花板小学,并统一划片升入新建校刚两年的呼和浩特市第十三中学(15)班上学。因为刚从懵懂、贪玩的少年步入中学,对中学的学习生活既感到新奇又有些无所适从。我们多数同学都住校,刚入学时女同学经常三五成群的不上晚自习,在宿舍聊天嬉闹,否则就到附近的钢联看电影,所以在期中考试时,我们被数学和物理两门功课不及格搞得有些措手不及。

  班主任张永政老师及时找我谈话,从我家庭生活困难、享受助学金(我享受二等助学金,即每月9元伙食费全免)等实际情况引导我,开启我的心智。是呀,这样混下去,我何以面对辛勤劳作的父母,怎么对得起国家对我们劳动人民子弟的关心和爱护!

  老师的一席话,使我从思想上摒弃了幼稚贪玩的想法,生活中远离了虚无纷繁的诱惑。从此我就像换了一个人,除了上课认真听课外,恨不得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每天早上四五点起床直到晚上十二点后才休息,知耻后勇,奋起直追!

  记忆中的那个年代,呼和浩特市的冬天天寒地冻。张老师把自己午休的宿舍钥匙交给我们几个学习的同学,晚自习后还要在那间不足10平方米的平房里继续学习。也顾不上没有取暖设施的严寒,学习后摸黑回到宿舍爬进冰冷的被窝,脚丫子直到凌晨也暖和不过来。星期日放假,多数同学在周六下午就兴高采烈地回家了,我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总是在周日上午自习后才回家。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我舍不得花5分钱的汽车票钱,步行十余里,并且在往返途中背熟一篇课文,享受学习后的满足和快乐。就这样,经过一年的刻苦学习,我的学习成绩扶摇直上,十几门功课均在85分以上。初二时,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还参加了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为主体的暑假夏令营活动。

  光阴似箭,3年的初中生活很快就过去了,在学校老师的辛勤培育下,我们既学习了文化知识,又丰富了业余生活,但更重要的是使我们明白了应该做个什么样的人。

  上个世纪60年代初,全国都掀起学习邢燕子、董加耕、侯隽等优秀知识青年下乡务农活动的热潮。我们毕业班的同学也面临着升学或下乡的两种选择。我作为班长,真是满腔热血一门心思要响应号召下乡务农。在这时,班主任闫秀竹老师通过家访,看到我年迈的父母和两个年幼的弟弟,就对我说:“党号召我们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你先考试,如考不上再下乡也是在起带头作用。”我却抱着下乡的决心,敷衍了事的参加了升学考试。而令我万万没想到,因为我被评为“优秀班干部”,优先保送到了内蒙古邮电学校。我听从了老师的建议,去学校继续深造,做出了人生中一项非常关键的抉择,也可以说从此奠定了我从事35年电信行业的工作基础,直到退休。

  我们初中时代的老师现在都已经是古稀老人,当年老师对同学们的谆谆教诲和培植,使我们受益终生!遗憾的是,不通世故的我们当时没有什么谢师宴,就连“谢谢老师”的肺腑之言也未曾吐露。好在我们这些学生,在后来的成长中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在不同的行业中都作出了自己的奉献。

  在这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到来之际,请允许我借贵报一角,向曾经抚育我们成长的各位老师道一声:谢谢您,老师!(文/曹桂香)

[责任编辑 杨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