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帮扶企业突出“地域特色”
6月5日,内蒙古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为350多家企业与70多家服务机构提供了对接机会。图为需求对接会现场。
日前,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加快发展的八条措施》,并于今年市场化运营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平台在缓解企业融资难方面创新服务模式帮助企业成长。在实际运作中,内蒙古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将针对中小微企业提供哪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服务?
特色投融资:“助保金”贷款扩容农牧业企业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生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为了化解这一突出矛盾,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积极探索融资模式,推出“助保金贷款”这一全新的融资模式。
“助保金贷款”是强化对小微企业的增信服务、化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一种全新融资方式。其最大特点是政府主导、企业互助、三方合作、风险共担,搭建政府、银行、企业三方合作平台。政府、银行签订合作协议,由政府的风险补偿金和企业缴纳的助保金共同组成“助保金池”,为企业贷款增信,银行可根据“助保金池”的规模向企业提供贷款支持。
据内蒙古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运营负责人曹存祥介绍:“政府信用担保的企业主要是 科技 、创新型企业,但是考虑到内蒙古中小企业的地域特色,今后将把农牧业、种植业、手工业类企业扩容进来,为内蒙古的这类特色企业提供贷款支持。”
“以2014年为例,自治区政府就投入1.05个亿从银行为中小微企业贷出10个亿的资金,只要符合银行的风控条件,就能为企业提供担保贷款。”
助力市场潜力释放:内蒙古“新三板”挂牌企业数有望大突破
据悉,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扩大至全国一年多来,市场发展迅速,目前全国挂牌企业家数为2501家,内蒙古仅占6家。而迈向“新三板”市场,对于推动内蒙古形成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体系、推动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激发产业发展活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曹存祥表示:“内蒙古挂牌企业数在全国范围内比较落后的原因之一在于多数企业家对资本市场还处于懵懂状态,但数字落后的背后其实蕴含巨大的市场潜力。作为服务机构来讲,平台就是要助力内蒙古企业走进资本市场。”
曹存祥充满信心的表示:“在公共服务平台的帮助下,2015-2016年,内蒙古挂牌企业数一定会有一个大的突破。”
就在6月4日,内蒙古公共服务平台就邀请全国中小企业股权转让系统讲师和申万宏源证券专家团队,就当前宏观经济、2015年“新三板市场发展前景”及“新三板”挂牌融资的意义和流程,向内蒙古350多家中小企业做了具体讲解及辅导。
曹存祥说:“2017年年底公共服务平台要建成‘1+14+N’的服务体系,覆盖135个旗县中的80%,做到有企业的地方就有公共服务平台。此外,要进一步完善平台服务功能,培育服务品牌,引导服务机构、服务专家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