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积极扶持民族教育 促进民族团结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回族学校是临河区唯一的一所少数民族九年一贯制学校,是临河区重点打造的民族教育基地,也是临河区传播民族团结、民族文化的主阵地。学校现有回族学生781人,占全校总人数的30%,有蒙古族学生46人,满族2人,藏族1人,达斡尔族1人。多年来,临河区高度重视,多措并举,积极扶持民族教育,促进民族团结。
一是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教育教学设施,提高了少数民族学生的就学条件。累计投入资金1652元,新建回校餐厅、宿舍楼4403平米,翻建教学楼3560平米;购置多媒体电脑设备55台,更换桌凳300余套;建成了塑胶化操场。同时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为师生提供健康、安全、营养的清真食品。由于学校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回校从过去的学生“不愿来”变为“争着来”的可喜局面,办学形势实现华丽转身。
二是通过突出民族特色教育,传承和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回校以“促进团结教育,培养民族英才”为办学目标,设立了“56个民族系列”、“回校人才墙”、“回族文化系列”等民族文化展示区,并创办了《河套回族文化》报刊。临河区民宗局投入10万元为回校建立的校史陈列馆,成为了临河区民族教育集中展示场所。同时,在教学课程中加入了民族特色课程,如,幼儿园展示回族文化传承拓展课,小朋友身着回族传统服饰,亲自动手学习制作回族传统美食散子、盖碗茶等,使少数民族学生可以从小接受民族特色教育。
三通过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对师生进行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统一了各族师生的思想。临河区民宗局以每年的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为契机,通过印发宣传资料、组织知识竞赛、召开座谈会、联谊会及民族政策法律法规进学校等方式,到回校宣传有关民族宗教蒙古语文工作方面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在各民族师生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四是通过成立民族教育基金会,促进了各民族学生共同团结进步。在临河区教育局的支持下,回校成立了民族教育基金会。通过少数民族成功人士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积极筹资,保证了回校奖优、奖教、奖学、奖贫基金。同时,大力开展资助少数民族贫困学生活动,累计筹集资金118万元,惠及少数民族学生343人,实现了少数民族贫困学生零辍学目标,确保了少数民族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临河区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促进民族教育发展,使回校成为传承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的基地,并形成了回、汉及其他民族多种文化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融洽中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