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乌兰察布丨玄武岩上的绿色之城

02.09.2016  04:01

    编者按 :为进一步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展示双创领域前沿科技与应用成果,激发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的创业创新活力,推动乌兰察布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由新华网主办、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16中国创业创新博览会”将于9月25日至27日在乌兰察布市举行。

    活动前期,新华网全媒体采访团走进乌兰察布,对乌兰察布的经济、社会、文化、旅游、教育、科技、扶贫等方方面面进行深入调研,旨在真实全面地报道乌兰察布市近年来日新月异的变化,展示乌兰察布的亮丽风采。

    新华网乌兰察布9月1日电(胡什)如果仔细观察乌兰察布的地表结构,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儿的石头上长着一个又一个的小气孔。它们是玄武岩,多孔、质轻、坚硬。火山赋予了这里独特的地质地貌,是自然的恩赐,亦是自然为人类设置的一道屏障。

    土生土长的乌兰察布人告诉记者,5年前的乌兰察布根本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沿着霸王河流淌的方向前行,夏末秋初芦苇高,天蓝水清百鸟飞。霸王河又称纳尔松郭勒,蒙古语,意为“松林河”。相传古时,河床原本是一片松林,松林的深处有一个泉子,常常引来无数仙女前来洗浴,长年累月流淌成河。

    霸王河综合治理工程于2010年9月11日开工建设,及至2014年11月底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全部完成。此地根据霸王河两岸独特的地形地貌和河上游流域面积及来水情况同时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将霸王河打造成以河道景观为主线,两岸绿化景观为重点的生态滨河公园。霸王河综合治理工程,从功能上划分为上中下三游全长22公里,规划建设内容主要有主河槽整治,护岸,拦河建筑物,滨河路,两岸景观工程及桥梁装饰工程。长15公里,宽约1公里的水域绿化景观带共完成常绿树木种植262万株,落叶乔木26万株,花灌植物100万株。

    种树有多难?据乌兰察布市政府负责人介绍,乌兰察布是一座建立在“玄武岩上的城市”,地表土层贫瘠,年降水量仅为200mm,再加上塞北风急,恢复植被非常非常难。5年前,市委市政府投入189个亿,采取“碎石植树”的办法,在中心城区栽植树木近3000多万株。难怪连土生土长的乌兰察布人都不认识这儿了!昔日破烂不堪的霸王河已经不复存在,现如今的霸王河已经碧波荡漾,绿树成荫,是集生态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生态滨河公园。

    霸王河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对改善和城乡人居和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带动两岸地产增值集宁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白泉山的北侧是集宁的老城区,而山的南侧是集宁的新城区。

    从地图上看,整个集宁区如一只振翅飞翔的鸟。而乌兰察布市素有“薯都”和“皮都”之称,一双翅膀,一边代表乌兰察布的马铃薯产业,一边代表乌兰察布的皮革产业。老照片里的乌兰察布是一块不毛之地,山上没有成活的树,整个山体都是花岗岩和白灰岩。最早此山叫做白灰山,山上到处都是白灰。从2011年开始,乌兰察布市对白泉山山体进行改造建设,将白灰窑进行拆除,通过破碎机将山上的石头全部凿碎,将碎石运走,然后进行覆土工程,少则覆土一米,多则覆土三米。

    到目前,此山的苗木成活率已经达到了98%以上,栽种各类苗木936万株,其中常绿树102万株,落叶乔木110万株,花卉灌木720万株。凤凰楼,52米高,是集宁区的制高点,海拔1480米,站在6楼能一览集宁全貌,绿树成荫,哪里还有一点老照片里的影子?白泉山中曾有一口泉水叫做“毛不浪”,蒙古语中是“不好的泉水”的意思。泉水所在的村庄就叫毛不浪村,在白泉山公园的建设过程中,这道泉水得以保留,被改建成了水体实体景观。它是城市的海绵体,可以收集城市的雨水,然后进行交换,循环利用,用循环利用过的水浇灌树木,成活率也是非常高的。在白泉山上还有一座蒙古族传统的敖包。

    敖包在蒙古族人民的心目中,有着神圣的地位,是天和神的象征。草原上的人们,便“垒石为山,视之为神”,以进行各种祭祀活动。然而在这样神圣的地方,曾经确是垃圾遍地。现在建成了一个敖包广场,年轻的男女可以在此地“敖包相会”,亦是市民们休闲健身的好去处。摇曳的波斯菊轻吟浅唱,灿烂的金盏菊微笑迎人。路边的杨树、榆树,松树一排排一行行,一丛丛一簇簇,昂然向上。

    此处乃塞北之地,却让人有误入南方之城的感觉。5年的辛勤耕耘,827万亩的生态工程建设,乌兰察布市为祖国的北疆筑起了绿色的生态屏障。曾经“沙进人退”的情况不复存在,乌兰察布人就这样守卫着自己的家园。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